江苏省北部地区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划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中国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项目编号:2008FY110600)子课题“江苏省北半部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江苏卷》编制”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并得到该项目资助。土壤发生分类推动了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在土壤资源利用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了分类模棱两可、缺乏定量化、易出现同土异名或同名异土等无法弥补的劣势。土壤系统分类的发展,为此提供了解决的途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高级分类级别体系,在全国多个典型地区建立了样区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影响。但是针对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的研究较少,已有的少量研究仅仅提出了土族和土系划分的原则,并据此划分出了土族和土系,而没有具体的划分方法。同时,江苏省北部地区作为重要的农业区,土壤资料仍然停留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阶段,尚无任何有关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及要求,研究江苏省北部地区的典型土壤,确定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选择一个较小的样区,研究土系划分的影响因子及划分方法,建立土系。本文以土壤系统分类理论为指导,通过查询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土种,在野外按照地形、母质、生物等成土因素的空间变化布置了多个剖面并采样,确定了江苏省北部地区土壤所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中的位置;对江苏省新沂样区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利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相关功能,选取、确定了土系划分因子及其指标,最后采用检索方法划分出了土系。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经初步调查研究,江苏省北部地区土壤分布于人为土、盐成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五个土纲中,具有的诊断层包括水耕表层、漂白层、雏形层、耕作淀积层、水耕氧化还原层、黏化层、钙积层及盐积层,诊断特性有紫色砂、页岩岩性特征、碳酸盐岩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人为扰动层次、半千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热性土壤温度状况、石灰性和盐基饱和度等。2运用差异性、相关性分析及其它方法,选择①控制层段内特征土层种类、排列、厚度;②土壤表层质地;③有机质含量高低三个影响因子划分土系。3土系划分检索先后顺序具体如下:(1)紫红色砂砾岩类风化半风化物土层、铁锰胶斑层和石灰结核层等特征土层是否出现,及其出现深度;(2)土壤表层质地是否一致,不同质地类型的土壤划分为不同的土系;(3)按照有机质分级指标,结合供试土壤表层有机质状况,按照>30、20-30、10-20、6-10(g/kg)四个级别划分土系。
其他文献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是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贝尔凹陷的埋藏史沉降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矿产调查,石油等领域,它是一种频率域测深方法,通过改变发射频率达到探测地下物性的一种方法,因其采集效率高,而广泛使用。目前可控源正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CI患者53例,观察以上入选患者入院后第7d、第9d和第11d血清TNF-α和IL-6水平
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贴近学生中医专业学习实际彰显人文教育价值的必要性及其特殊实施路径,为充分发挥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以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的安全用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是政府解决农村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饮用水安全已成为社会和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农
<正>核心阅读:从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刑拘,到新快报头版发文呼吁警方放人,再到承认收钱发表失实报道、新快报发声明致歉,陈永洲事件成为传媒界乃至社会各方面高度关
本翻译报告是在对网络版《MSP430x2xx系列用户指南》的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原文主要内容为MSP430x2xx系列器件CPU、时钟、输入输出等各模块和外围模块的原
作为独特的民族地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独特性,一方面区域内保持着典型的传统农业,另一方面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鼓励下,西藏产业结构出现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二、三产
家蚕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为世界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mNPV)感染
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受了和平时期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危机很快席卷了整个世界。大批发达经济体都已经进入经济萧条期,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也开始急剧放缓。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