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建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其中的程序设计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可以促进案件分流,及时对部分案件进行处理,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已经开始对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构建进行探索,但是,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构建为立足点,在剖析现有相关制度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结合国外相关规定,提出程序完善的建议,旨在保障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有效运行,充分实现其程序功能和诉讼价值。本文分为四部分,正文部分一共五万三千余字。第一部分是我国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构建的基础理论。首先,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构建的法理依据上包括:其一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犯罪分子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刑事司法主张;其二是恢复社会关系,意在通过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减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敌对情绪的同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其三是诉讼及时,及时处理案件,尽可能减少刑事诉讼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利影响。其次,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实践价值包括其一是刑罚轻缓化的发展,在法律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从宽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是一种法治进步的要求;其二是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近几年的司法实践清晰的显示案件数量逐步呈现迅速增多趋势,但是法官、检察官的数量并未有大幅提升,案多人少矛盾尤其突出,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可以更好地促进案件分流;其三是公正与效率平衡的需要,提高司法效率,也是及时实现公正的需要;其四是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降低羁押率,“程序倒流”等司法顽疾一直未得到解决,变相损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宽”在侦查、起诉阶段并没有得到体现,需要尽快解决。可见,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对于诉讼效率和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一方面可以保证案件繁简分流,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被告人人身权利,实现程序公正。第二部分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比较法考察。首先,通过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以及混合制模式下的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分析发现,其一,这些国家中或多或少都承认辩诉交易的适用;其二,这些国家在制度保障上都赋予了被告人沉默权和律师帮助权等基本诉讼权利。但是由于司法习惯的不同,各国在案件范围以及起诉裁量和证据开示方面的做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法律传统不同,大陆法系和混合制模式的国家对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无论是案件范围还是起诉裁量以及证据开示方面都设置了一些障碍,司法传统仍然以发现案件真实作为其追求的首要目标。而英美两国显然更加注重司法民主化,给予控辩双方很大的刑事司法参与权。第三部分是我国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实践考察,虽然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简易程序以及刑事和解程序具有认罪认罚从宽的性质,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一是相关程序并未起到繁简分流的作用,内部审批程序依然较为复杂,简而不易;其二是不合理限制比较多,案件适用范围有限,一些相关程序适用率并不高;其三是公检法在规定上各自为政,缺乏一个相互间的统一的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规定,造成程序运行不协调,特别是侦查阶段缺乏相应规定;因而,对于这些问题都应当在程序构建中予以特别注意和解决。第四部分是我国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完善构想。首先,从程序的启动上,第一,明确案件只适用于一部分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非严重的刑事案件;第二,明确为只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的情形;第三,明确启动权利主要是辩护人、犯罪嫌疑人为主,检察机关为辅,不赋予法官和被害人的启动权;第四,明确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均可启动,但只限于犯罪嫌疑人和辩护人一方;第五,明确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启动程序后需要认罪认罚才能获得从宽处理。其次,在侦查、起诉、审判三阶段对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进行完善。具体为,第一,在侦查阶段的程序性构建,主要立足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容易受到权利侵犯的特点,通过设立强制同步录音录像以及提供必要的律师帮助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简化部分侦查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减少犯罪嫌疑人的诉讼压力;第二,在审查起诉阶段明确公诉机关应该特别着重注意审查犯罪嫌疑人自愿性审查,同时减少内部审批程序;可以有条件的进行证据开示活动,推动案件进程;在强制措施的适用上也应当体现出“从宽”处理,尽可能适用更为缓和的强制措施;起诉裁量方面除不起诉和起诉外,应当进一步完善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扩大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案件分流,“从宽”处理部分嫌疑人;再次是证明标准的有条件降低,提高诉讼效率。第三,在审判阶段明确了法官应当着重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性;明确对庭审程序和审判组成进行了简化,庭审程序以不开庭为主,开庭为辅的处理模式,审判组成则为独任制;为防止因为“程序倒流”等司法痼疾造成案件久拖不决从而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情况发生;建立备忘录制度,为控辩双方提供刑事审判信息支持。最后,明确此类案件被告人不得随意行使上诉权,禁止技术性上诉,上诉只可以针对程序性上诉,如果案件的确有错误,主要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解决。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深入千家万户,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途径。广播电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也不断发展,迎来了'广电+'时代。广播电视与其他领域的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书中养生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天地人相应”观点,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脏腑间是相互联系。中医关于“郁”的理论
目的研究西药房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正措施。方法研究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7月西药房出现差错的89张调剂处方。需要研究人员对处方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
根据最近50余年资料研讨黄河、长江月平均流量的特征,揭示其若干演变规律.分析得出:长江中下游多年平均年流量约为黄河的20倍.初夏(6月)时,则接近50倍.黄河的大流量主要集中
海洋生态动态预报预测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科学乃至地球系统科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海洋生态预报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实况监测资料严重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海洋生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立法司法文明化、现代化的体现,是我国立法司法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入手,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做一定的诠释。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通过对水系变迁的分析 ,勾画了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变化的大体框架。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变迁 ,演绎了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水系溯源退缩过程。在地质历史时期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