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无论是在经济的密切合作与发展上,还是文化的频繁交流与激荡中,处处体现出其国际化的趋势和特点。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上海电视台十分注重开发国际性的节目。2008年1月1日,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旗下的外语频道开播,数十个节目涵盖了经济、文化、休闲等方面的主题,其中,《说东道西》是面向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本土人群及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开拓的一个英语谈话节目,谈论的主题围绕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展开,主题领域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穿梭,以期架设起中西方文化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本文作者曾在《说东道西》节目组实习半年,亲身经历了节目的筹备和开播,从跨文化的角度审视了节目的跨文化敏感度。虽然谈话节目的中心是中西文化比较,邀请的嘉宾也是有跨文化经历的人,以包容的态度探讨文化差异现象并试图发掘文化本质。但是,根据作者的假设,节目过于注重文化现象的比较,缺乏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和跨文化敏感度,还不足以称之为“跨文化谈话节目。”而且,在现行制度下,作为一个开播不足一年的节目,《说东道西》在主持人,对话脚本,拍摄角度,话题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者在节目历任的嘉宾中展开问卷调查。这些人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在沪学习、工作或是生活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于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填写问卷,请调查对象对节目的跨文化属性进行评估,并写下自己参与其中的感受、意见与建议。评分项目包括完整的制作流程、制作者的跨文化素质,以及节目在表现不同文化时是否存在笼统概括,是否以本土文化为标准、看待外来文化的问题。随后,这些反馈经过作者整理,通过SPSS软件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结果并进行探讨。结论显示,《说东道西》颇受嘉宾好评,注重比较文化现象的同时也有深层次的探索,的确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强大平台,在各方面都有相当的提升空间。本文涉足大众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等领域。力图从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为节目的自我评价、未来的发展计划提供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