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并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变迁趋势牵涉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在中国逐步受到关注,而且正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即将面临的问题。当前,已有关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较少,其中分析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在最近几年才开始,且已有结论在人口结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和作用方向上也并非一致。人口结构变迁是一种长期发展趋势,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才会逐步显现,并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造成冲击,从而产生微观收入分配的变化。因此,仅从已有的微观层面的经验数据可能无法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和测算人口结构变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人口结构变迁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宏观模型与可以反应微观家庭行为变化的微观模型链接起来,进而分析由于人口结构变迁所产生的收入分配变化趋势。从已有研究来看,能够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领域有效链接的模型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因此,本研究首先基于联合国对中国2010-2030年的人口预测趋势,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未来人口结构变迁导致的宏观层面家庭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时,构建微观收入决定模型,采用牛顿迭代法,将宏观CGE模型产生的结果通过收入决定方程微观行为模型自上而下地链接到微观截面数据中;最后,利用贫困和收入不平等指标(以下简称不平等指标)及其分解来详细阐述由于人口结构变迁导致的收入分配变化趋势,从而探讨人口结构对于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为真实模拟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本研究的基准情景从人口年龄结构(即老龄化趋势)、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区域结构(即城市化趋势)以及人力资本结构四个维度描述了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为考察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模型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设置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的对比情景;同时为定量分析相关人口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本研究又设置了四类对照模拟情景,即放宽退休年龄的情景、逐步放松计划生育的情景、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情景、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的情景。宏观CGE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相关的人口措施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其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高技术劳动力数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适当的延长退休年龄只是权宜之计,忽略市民化而简单的将城市人口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最为逊色。通过对基准情景和不存在人口老龄化对比情景下的模型对接分析,并结合贫困和不平等指标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维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单独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贫困的下降趋势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呈现了趋缓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经济增速放缓所致。因此,建议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刺激第二次人口红利;同时可以适当采取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和推行阶梯式的退休年龄政策等以缓解当前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破解未富先衰的局面。不平等虽然在多维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仅对于人口老龄化来说,与贫困的结果相反,不平等现象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所缓解,这与现有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结论有所不同。对于贫困和不平等的分解发现,农村老年家庭相对于其他年龄组的家庭来说承受的贫困与不平等压力最重。因此,政府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尤其是中国农村区域亟待解决。此外,城市化发展对贫困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但缺乏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发展却会使城市区域内部的不平等加剧。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利于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导致的收入不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