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聚丙烯酰胺复合磨粒的制备及其抛光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5_1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先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产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简称CMP)技术几乎是迄今唯一可以提供全局平面化的表面精加工技术,可广泛用于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硬磁盘、微型机械系统(MEMS)、光学玻璃等表面的平整化。化学机械抛光液是CMP中关键的要素,而磨粒是化学机械抛光液中关键成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抛光后材料的表面质量。 超细氧化铝是CMP常用磨粒,由于其易团聚及硬度大,抛光过程中易引起划痕,为此用化学接枝改性方法对超细氧化铝进行了表面改性,使丙烯酰胺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Al<,2>O<,3>表面引发接枝,以形成聚丙烯酰胺为壳,Al<,2>O<,3>为核的复合磨粒。 在超细Al<,2>O<,3>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实验中,研究了不同的投料方式、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和复合粒子粒径的影响。FT-IR、XPS、TOF-SIMS分析表明,聚丙烯酰胺已经成功地以化学键形式接枝到了Al<,2>O<,3>粒子表面上。通过SEM、自然沉降和离心沉降发现,改性后的超细氧化铝分散性明显提高。 进而,研究了氧化铝/聚丙烯酰胺复合磨粒抛光液对数字光盘玻璃基片的化学机械抛光特性。测量了玻璃基片在不同抛光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量,详细分析了抛光压力、抛光盘转速、抛光时间、磨料种类等几个因素对抛光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量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其CMP机理进行了分析推断。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壮大,各种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恶臭物质逐渐增多。其中,炼油行业尤为突出,在炼油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硫化物、氮化物等恶臭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为人民生活和生产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对各类气体的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恶臭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开展了恶臭污染调研,指出恶臭污染的治理难度所在,并
充分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所有糖源,是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燃料乙醇的一个关键因素。木糖是木质纤维素中最重要的五碳糖组分,也是自然界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大糖源,因此人
近年来,由于在癌症治疗和生物传感技术方面的潜在应用,生物大分子自组装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特别是对DNA纳米组装的研究。DNA的组装结构除双螺旋结构之外,还能形成多链
为适应现代电子封装业中表面贴装技术无铅化的要求,多层片式阻容元件需电镀无铅可焊性镀层。本文研究了在弱酸性甲磺酸盐-碘化物体系中电沉积无铅可焊性Sn-Ag-Cu三元合金镀层工艺,并初步探讨了沉积机理。通过研究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优化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为:Sn(CH3SO3)2 0.18~0.22mol/L,AgI 3.5~5.5mmol/L,Cu(CH3SO3)2 1.0~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