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纵断面参数对200km/h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时速200公里铁路线路,无论是既有线提速还是新建线路,首先旅客列车全部采用动车组,虽然其性能优良,但价格昂贵,对线路要求比较高,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我国更适合机车牵引和动车组共存模式;其次,通过研究相关铁路技术规范,目前200km/h等级线路大都参考高速铁路相关标准制定,要求较高,对于既有线提速200公里,有些线路难以达到要求,新建线路则成本增大;最后,运用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200km/h等级线路的设计要求,随着动力学仿真计算的逐步完善,其在线路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结合动力学仿真来设计铁路线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平纵断面参数对200km/h等级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很有必要。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200km/h等级电力机车仿真模型,分析了在直线工况下的稳定性,得出机车的线性临界速度和非线性临界速度分别为700km/h和300km/h,通过建立平面曲线工况,分析了平面参数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超高类型影响不明显;平衡超高时,机车的安全性最好,车体的垂向加速度随着超高的增加而增大;最小夹直线长度不小于0.4Vmax;曲线半径较小时,半径的变化对机车安全性影响明显,随着半径的增加,影响趋于缓慢;缓和曲线长度过小时,适当增加其长度,可以大大改善机车动力学性能。论文还分析了纵断面参数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竖曲线半径的增加,机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逐渐增强,加入德国高干扰轨道谱后,从仿真结果分析可知凸形竖曲线略好于凹形竖曲线;与不添加轨道谱时相比,车体垂向加速度略有增加。基于机车平稳性角度,建议最小夹坡段长度不小于0.6 Vmax。论文最后研究了平面曲线和凹型、凸型纵断面配合时的机车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轮轨横向力、车体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的判断可知,凹型纵断面优于凸型纵断面。平面圆曲线和竖曲线重叠位置设置对机车的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车体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小,车体垂向加速度的最大值相差不大,只是出现的位置不同。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支持流程控制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流程挖掘可以使用事件日志等历史数据生成抽象流程模型,为工作流系统的部署和企业流程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航天周期逐渐增长,面向空间应用的生物危害实时自动报警系统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该系统的核心是生物核酸荧光微检测技术,传统光电检测器件由于体积大或灵敏度不够而无法嵌入到芯片中。采用原位成形光学微透镜的制造技术,加工的非球面微透镜可实现高精度同光轴且光洁度好,有效增加荧光检测微系统中的光子采集总量,提高荧光检测灵敏度。在原位成形法制造光学微透镜技术中,由于非均匀固化或内部
雷达模拟器在海员培训和适任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雷达教学和培训的有效的实践方式和手段,但由于系统开发周期较长、使用周期有限、花费和维护成本较高、训练场地、训练
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债数据,考察了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与审计费用负相关,且相比国有企业,信用评级对非国有企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