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和碳酸钙混合焙烧工艺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化铵焙烧法广泛应用于冶金、无水氯化物制造等方面,具有流程短、效率高、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的优点。本课题采用氯化铵和碳酸钙混合焙烧,研究了氯化焙烧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物料配比、焙烧时间以及物料装载厚度的影响,并用XRD对无水氯化钙进行了表征。结果得到焙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60 min、氯化铵与碳酸钙物料配比n(NH4Cl):n(CaCO3)=3:1、物料装载厚度大于1 cm。此条件下碳酸钙的转化率为95.8%、焙烧产物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94.96%。用工业级原料焙烧时,选用1200目工业重钙与工业氯化铵焙烧120 min,碳酸钙的转化率为95.19%,无水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94.83%,所得无水氯化钙除不溶物外符合工业无水氯化钙Ⅰ级标准。对于氯化铵和碳酸钙混合焙烧工艺的应用,提出了氯化铵和碳酸钙混合焙烧制纯碱的工艺,并通过实验得到碳酸氢钠,对得到的碳酸氢钠进行了XRD表征。将提出的新制碱工艺与传统的氨碱法、联碱法进行了综合比较,新工艺具有环保和能耗方面的优势。对于氯化铵和碳酸钙混合焙烧工艺的应用,又提出氯化铵和碳酸钙混合焙烧结合钢铁酸洗废液回收利用的工艺,用钢铁酸洗废液合成中间产物FeCO3。探讨了碳酸亚铁合成条件,为了得到大粒径、易过滤洗涤、含杂质少的碳酸亚铁,采用的合成条件为:两种物料同时加料,控制合成pH为6.0、温度70℃。所得碳酸亚铁过滤性能良好、所含杂质少、铁的回收率较高。
其他文献
学校科技工作会议是全校性的重要会议,学校党政十分重视.这次会议事关学校今后的发展大局和全体教师的事业发展.会议的宗旨是拓宽思路、形成共识、落实到位,促进学校科技工作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中FeNO水平及血清骨膜蛋白的浓度,来描述。1.有气道高反应的成人血清骨膜素水平在不同FeNO水平浓度的分布;2.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血清骨膜蛋白浓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3.探讨骨膜蛋白、FeNO与肺功能相关指标关系(FEV1预计值百分百、MEF50预计值百分百)方法:检测60名患者,年龄在16-67岁之间,均是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时选取支气管激发试
高强合金板材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普遍存在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导致高强合金板料在制备零配件时存在较大的工艺难题,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因此,准确的掌握和描述合金板料的力学变形特征,进而在材料塑性成形工艺中提供合理化的工艺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科学和工业应用价值。众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材料的成形极限并非定值,不同应变路径和应变状态下的损伤演化规律不同。有限元法作为目前普遍应用的重要
α-氧化铁(α-Fe2O3)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化学稳定性好、具有合适的能带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氧化铁的形貌多样,其中纳米棒形貌有利于电子、空穴分别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