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州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及地震成因初步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pseax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源参数(震源深度,断层走向、倾角和滑移角等)的准确测定对于地震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M3.0-M6.0级中等地震,可以采用点源近似进行研究。其中M3.0-M5.0级地震,在近台稀疏的情况一般采用近震深度震相如sPL等震相来确定深度,而在近台密集时则可以采用HYPO2000等走时反演方法确定地震深度;对于-M6.0级地震,其远震波形具有较好的信噪比,可以有效地弥补近台数据不足的缺陷,从而较好地反演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1994年,Zhao(?)Hemlberger提出的基于波形的CAP(Cut And Paste)方法,经过改进与发展,可以对近震数据及远震数据进行震源参数反演。对于中小地震事件,可以使用近震CAP方法反演其震源机制解以及震源深度;而对于较大地震,可以利用远震波形有效地反演震源机制解与震源深度。本文对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州2010至2012年ML3.0-ML5.7级的17个地震的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近场波形,利用CAP方法对这些地震进行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的反演,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该地区的多数地震是走滑地震,部分地震为逆冲地震并含有少量走滑成分,且深度在3km~11.9:km,其中16个地震深度集中在2km~6km,属于浅源地震。而对于其中2011年11月06日M5.6级地震,是该地区历史上的最大地震,利用了远震波形并结合近震波形对其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近震、远震及近远震联合反演结果较一致,表明此次的M5.6级地震为走滑型地震,深度为5km左右。其次,对于CAP方法反演震源深度的准确性,我们选取16个事件中的部分地震并利用HYP02000与深度震相sPL方法对其震源深度结果进行了验证。HYPO2000和深度震相sPL方法的结果表明所选取地震的震源深度与CAP方法反演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地区的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州地震,可能与注水有关。例如已有研究表明2011年1月俄克拉何马(Oklahoma)州发生的一系列地震可能是由注水诱发的。而这些地震的波形与该地区其他地震波形不同,其P波振幅相对较弱、尾波能量较强,在水平和垂直分量上的能量较为接近,这与在本文研究中的结果一致。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州的地震多数为走滑型地震,少数为逆冲地震兼有少量走滑成分,其震源深度为3-11.9km。其中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在以3-6km范围内,这一深度范围与该地区注水井的深度范围接近,说明所研究地震可能由该地区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注水过程诱发。
其他文献
学位
根据弹性回跳理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岩石发生了断裂错动,而岩石本身具有弹性,已经发生弹性变形的岩石在断裂发生错动时骤然解除了其所受构造力而向相反的方向整体回跳,恢复
加速度传感器是组成强震动观测台站和台网的核心部分,它的性能指标关系到强震动观测的质量。现在强震观测台网中广泛使用的加速度传感器,普遍采用了力平衡反馈技术,以实现宽
地空系统瞬变电磁法继承了地面瞬变电磁法采集信号信噪比高和航空电磁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但这种方法却鲜被人们所研究,虽然之前的学者有提到过这种方法,但是并没有多少关于这种
地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地震定位。特别在预警系统中,确定一个潜在的可能具有破坏性地震的预警时间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由于地面最强烈的震动通常发生在S波到来之时或以后,因
学位
地震射线追踪方法在地震勘探、天然地震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主要包括地震层析成像、射线偏移、地震定位、微地震监测等。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成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