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噁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抑菌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噁唑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引起了药物化学家和农药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同时又可以作为合成化学中的配体,高选择性的促进多种转化,近年来其作为导向基实现了多样的C-H直接官能团化,实现了多种功能有机分子的快速构建。2-苯基-噁唑啉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天然产物和农药分子中,前期研究表明其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药效团,来构建抑菌活性新分子。本研究以含有2-苯基-噁唑啉的烟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铜离子介导或催化,实现了吡啶环上高区域选择性的C-H氨化及醚化;同时基于天然产物丁香酚制备了新型苯基异噁唑啉类似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构效关系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以含2-苯基-噁唑啉的烟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噁唑啉作为导向基,通过金属离子的筛选,发现了不同的铜离子介导的区域选择性C-H氨化,在三水合硝酸铜体系中,可以高区域选择性实现吡啶环N邻位的C-H氨化;在异辛酸铜体系中,可以高区域选择性实现吡啶环N对位C-H氨化;底物扩展研究中证实了胺和芳香酸的多样性,并探索了噁唑啉环上取代基对官能团化的影响,构建的转化体系具有条件温和、导向基易脱去、底物普适性广和官能团耐受性等特点。(2)以含2-苯基-噁唑啉的烟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利用苯酚类化合物实现了烟酰胺类化合物的直接芳醚化。通过调节铜催化剂的量实现了烟酰胺类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的芳醚化和二芳醚化。首次将C-H官能团化的方法应用到吡氟草胺的合成中。通过选择性的氨化及醚化,可以得到一系列二芳醚或二芳胺类的烟酸,不仅实现了烟酸类化合物的多样化,更为烟酰胺或者烟酸酯类药物分子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3)基于天然产物丁香酚,以廉价易得的芳香醛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高效制备了 38个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结构经过LC-ESI-MS及1H-NMR确认,其中37个为新化合物,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合成的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对所有供试菌的活性显著高于丁香酚,其对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活性,其中化合物4az对油菜菌核病菌的EC50为14.30 mg/L,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本文基于导向基噁唑啉,实现了 2-苯基-噁唑啉的烟酰胺类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芳醚化和芳胺化,并将其用于吡氟草胺和异构构体的构建;同时基于丁香酚实现了新型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快速构建。共合成了 171个化合物,其中168个为首次报道,其抑菌构效关系研究为含有噁唑啉的新型手性杀菌剂的创制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硬件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无线终端设备所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WIFI协议的流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因而在无线终端设备的生产制造中,需要一套完整的协议测试系统,对终端设备进行各种WIFI协议流程的测试,以验证终端设备功能的完备性。本文以实验室项目“WIFI协议测试系统研究与设计”为背景,在实验室已有WIFI协议的研究基础下,着重对WIFI测试系统的上位机侧进行了
目的:通过整理归纳临床病例,分析中风病恢复期髓海不足证临床特点,并筛选出与髓海不足证相关的核心症候群,研究其与中风病恢复期运动、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以期判定中风病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5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主要是: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渔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