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胃合募配穴和单用胃下合穴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浆瘦素(Leptin,LP)、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LR)水平的影响,探讨合募配穴胃肠调节效应的部分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F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胃合募配穴组和胃下合穴组,每组20例。胃合募配穴组取中脘和单侧足三里(左右交替),胃下合穴组取单侧足三里(左右交替),两组均进行20次的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消化不良症状积分(Symptom index of dyspepsia,SID)和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评价两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s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监测两组患者针刺前后血浆LP、SLR水平,并进行激素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胃合募配穴针刺胃肠调节效应的部分作用机制。结果1.所纳入的4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用穴方案对FD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消化不良症状: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用穴方案均能显著降低FD患者的SID总分(P<0.01);胃合募配穴针刺能明显降低FD四大主症的单项评分(P<0.05),单用下合穴针刺能降低餐后饱胀和上腹痛评分(P<0.05),对早饱和上腹烧灼感无显著治疗效应(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SID总分及四大主症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生活质量: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用穴方案均能显著升高NDLQI评分(P<0.01)。针刺胃下合穴可以显著提高患者NDLQI干扰领域、认识控制领域、食物饮料领域评分(P<0.01),对睡眠领域评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合募配穴能显著升高FD患者NDLQI四个领域评分(P<0.0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针刺前后NDLQI评分改善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胃合募配穴组NDLQI评分改善值具有临床意义(改善值≧最小临床差异值10分),单用胃下合穴组NDLQI评分改善值不具有临床意义(改善值<最小临床差异值10分)。针刺胃合募配穴对FD患者干扰领域、认识控制领域、睡眠领域的改善较单用下合穴更明显(P<0.05)。3.胃合募配穴和单用胃下合穴对FD患者血浆LP、SLR水平的影响(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针刺胃合募配穴能显著升高FD患者血浆LP水平(P<0.05),降低SLR水平(P<0.05);单用胃下合穴能够升高血浆SLR水平(P<0.05),但对血浆LP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胃合募配穴和单用胃下合穴两组针刺前后FD患者血浆SLR水平改善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LP水平改善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浆LP、SLR水平的改善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胃合募配穴组LP水平的升高、SLR的降低与患者SID评分中“上腹痛”症状评分的降低显著相关(P<0.05)。结论:1.胃合募配穴和单用胃下合穴均能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胃合募配穴较单用胃下合穴对主症的改善更广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2.针刺胃合募配穴能显著升高FD患者的血浆LP水平,降低其SLR水平,且胃合募配穴对患者血浆LP水平的升高和SLR水平的降低与其症状“上腹痛”的改善有显著相关性。针刺胃下合穴能升高FD患者血浆SLR水平,对LP水平的影响不显著。3.针刺合募配穴对FD患者血浆LP和SLR的调节可能是其发挥胃肠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