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与自由:康德人性目的论公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32411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回应对康德定言命令公式的普遍化、形式化特质的批评和诘难,始终是康德学派相关研究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考察和回应,也是理解康德实践哲学体系中诸多核心概念(比如意志、义务、理性、目的和自律等)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思想前提。本文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归根到底是围绕着普遍性与自由的关系加以展开的,并最终以每个人均应该享有的平等自由价值来确证定言命令及其可能性。在其中,人性目的论公式乃是表征这一根本价值取向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理解定言命令及其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关系的枢纽。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性目的论公式的内涵和价值旨趣,廓清其与定言命令其它公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破解相关疑难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整呈现康德实践哲学根本价值旨趣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导言部分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及其意义,并在评述学界相关争论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理论立场和研究思路。本文进而从基本内涵、价值旨趣和证成路径三个层面呈现康德人性目的论公式独特理论意旨:第一章:在何种意义上人性是根本目的。本章从分析康德思想语境中人性概念的三个层次入手,进而呈现其所关注的作为道德人格力量的人性价值旨趣,同时切入对康德德性概念的分析,展现其中蕴含的法则意向,以此联结尊重崇高的人性尊严与确立道德法则之间的深层关联,并在与古代哲人的比较探讨中进一步彰显康德人性与德性概念的根本内涵。第二章:普遍自由:人性目的论公式的价值指向。人性目的论公式将理性存在者本身所具有的无条件价值设定为自在目的,为此需要履行道德义务并遵循自律意志所确立的道德法则来保障此目的,而每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应该享有的普遍自由价值正是此目的的最鲜明表达。在此意义上,人性目的论公式、自律公式、普遍法则公式以及目的王国公式,均是表征普遍自由这一根本价值指向,普遍自由价值同时表征了道德法则具有的“形式”和“质料”的统一性特征,以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康德道德义务观念的思想内涵,并回应相关质疑。第三章:人性目的论公式的证成。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分别考察了学界关于人性目的论公式证成的不同路径,并通过分析自然主义、形而上学证成理路的缺失,给出支持规范性论证的理由,也唯有经由规范性证成理路,才能更好地呈现普遍道德法则和自由价值的契合一致。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广泛使用的六角空心砖护坡技术存在严重的土壤流失问题,根据大量监测数据计算,绝大多数边坡防护工程中六角空心砖内的土壤流失体积约在20%-80%,针对以
伴随着智能终端和高速移动网络的普及,我国的移动媒体在近几年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而网民结构的变化也使移动端的内容创业从野蛮生长期迅速过渡到秩序化竞争阶段。随着互联网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注入更多的高层次人力资源。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更是重要的科研基地,是促进国家
在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经过认真调研和考察后,民革北京市委员会以“实行垃圾分类,建设绿色北京”为题,做了大会发言。 During the two sessions of this year in Beijing, a
该文探讨视觉识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提出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加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并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
冯骥才市井小说极富"津味"地域色彩,人物无脸谱化描绘亦无概念化塑形,微型小说《俗世奇人》中手艺人的形象便是承载着天津卫地域文化内涵。与同为"津味"小说代表作家的林希不
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系统将感知到的环境信息传递到运动控制中,不需要接触即可以完成目标的定位与跟踪。该类系统主要包括视觉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二者通过将图像信息转换
山西温泉资源丰富,开发时间早,利用形式广,除一般的沐浴、疗疾、灌溉之外,还形成了景观这一独具山西黄土高原特色的利用形式,此外还有养鱼、造纸、引水为磨等多种应用,在中国温泉的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CPC修复32例患者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刮除术后遗留的33处骨缺损。
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发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受到传统的教学功利主义的影响,存在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重缺失。如何提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