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秸秆还田腐解规律与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中养分含量丰富,是目前以及今后农田氮、磷、钾素和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秸秆直接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培肥地力、养分循环利用的有效而简单的方法。土壤酶是土壤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参与者,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组分之-。其活性不仅能反映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高低,而且能够表征土壤养分转化和运移能力的强弱,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参数之-。土壤酶学特征已作为土壤的质量的-种潜在的指标。本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后腐解过程及养分释放规律;砂滤管法研究了秸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合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寒地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四种耕作方式:传统耕作、免耕、免耕秸秆覆盖和少耕秸秆覆盖,研究了耕层深度、轮作方式、季节变化对圭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地秸秆当年腐解养分释放分为三个时期:快速腐解期(还田0~45天)、腐解减缓期(还田45~135天)、腐解停滞期(还田135~365天)。大豆秸秆碳、氮、磷、钾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8.66%、37.57%、54.27%、87.90%;玉米秸秆碳、氮、磷、钾累积释放量分别为:52.80%、35.49%、57.68%、93.00%;可以看出秸秆钾素释放最快,其次是磷和碳,最慢的是氮。室内培养试验和砂滤管试验中,秸秆还田条件下,十壤有机质与速效养分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室内培养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大豆秸秆>玉米秸秆,;土壤速效氮含量表现为:大豆秸秆低还田量>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高还田量;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还田量高>还田量低,相同还田量下,大豆秸秆>玉米秸秆;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玉米秸秆高还田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砂滤管试验中,平均增加土壤有机质、无机氮、速效磷、速效钾为12.58g/kg、2.26mg/kg、13.16mg/kg、5.35mg/kg。室内培养试验中,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受秸秆类型和秸秆还田量的影响表现不同。土壤脲酶活性受还田量高的大豆秸秆影响明显,大豆秸秆还田量高时,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还田量高时,十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高。土壤酶均表现为0-10>10-20>20-30cm,在0-10cm土层少耕秸秆覆盖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比较表明,大豆盛花期和玉米抽穗期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最高,而酸性磷酸酶活性为作物成熟期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受各因素影响不显著;轮作方式比较表明,玉米-玉米-大豆>大豆-玉米-玉米。土壤酶之间、土壤酶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简称《枢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发展交通运输和物流事业的科学延续
期刊
山东省临沂市以发展商贸业为抓手,促进了当地经济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临沂商城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
期刊
新疆作为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独特的植棉区,棉花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棉花生产需要有品质优良的种子提供基础,这就需要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来选育出优异的品种。到目前为止已经搜集和保存的的海岛棉种质资源已有300余份,本实验通过研究新疆不同时间选育的和从前苏联、内地、美国引种的127份海岛棉种质资源,通过表型性状结合分子标记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所搜集到的127份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丰富,16个表型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际社会看到了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纽约联合国总部9月15日召开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第75届联大主席沃尔
期刊
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陆路交通发展,如多式联运、中欧班列、 “公转铁”等,通过陆路交通物流建设打造了全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国家物流枢纽规划,与布局与陆路交通物流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