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研究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水解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毒过程易产生致癌致畸的消毒副产物(DBPs),其中以卤代DBPs比例最大。卤代DBPs随饮用水通过管网,经过降解过程到达用户。其中,水解是最重要的转化过程。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必须对卤代DBPs的水解性能进行研究。本文引用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方法,通过建立模型预测了新卤代DBPs的水解稳定性,从而为卤代DBPs的去除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建立单类卤代甲烷水解的QSAR发现,模拟效果较好的是以诱导效应常数和空间效应常数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其拟合度、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均达到建模标准,相应统计值分别为R2=0.7575,Q2cv=0.7100,Q2ext=0.787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显示,卤代甲烷的水解速率常数随着卤代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其速率常数预测范围为1.07×10-3 h-1~2.14×10-3 h-1,从而半衰期均超出管网可停留时间。通过建立多类卤代DBPs水解的QSAR发现,带有官能团效应的诱导效应常数和空间效应常数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不理想,这表明水解常用描述符不适用于多类卤代物质的水解。同时对30种非常规描述符的建模显示,逐步回归后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0.8610,Q2cv=0.8245,Q2ext=0.6607)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R2=0.8765,Q2cv=0.7950,Q2ext=0.8180)表现良好。主成分回归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的拟合效果没有上述两种方法好,且无法达到外部验证的效果。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47个卤代DBPs进行水解预测,发现除三碘乙醛,一氯二溴酮,溴碘酮和二碘乙酸外,绝大多数物质的半衰期均超出管网可停留时间。此外,本文还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多种内部验证方法的探究。结果表明,随着交叉验证K值的增加,内部验证决定系数值也增大。综合考虑计算复杂性以及可信度,较为可靠的K值为5。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是在成功制备了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钢基体覆层材料的基础上,从对硬质合金覆层材料体系的优化入手,突破了传统硬质合金覆层材料单一硬质相的结构,提出了采用真空液
钛作为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综合性能优异、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良好的加工性,极强的抗腐蚀性能,因此首先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海洋工程、兵器等行业,成为军
以TEOS、自制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Q系列)为前驱物,经溶胶-凝胶(Sol-Gel)反应,分别通过致孔剂法与3DOM胶晶模板法,常压制备了大孔干凝胶材料。考察了不同前驱物、不同反应条件参数(加水量、催化剂)对溶胶-凝胶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并联用化学干燥控制添加剂(DCCAs)法与溶剂置换法,减小常压条件下醇凝胶干燥过程中的龟裂;考察了添加不同致孔剂对大孔干凝胶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多相催化的迅猛发展,表面吸附作为多相催化的关键环节越来越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镍和铁等过渡族金属,因其特有的d电子结构,使他们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
TiO2光催化技术因其降解能力强、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综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催化剂的制备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