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杏南开发区开采已进入高含水后期,水驱三次加密调整的主要对象为三角洲外前缘相中的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以往外前缘相砂体描述只是按照厚度划分出主体薄层砂、非主体薄层砂和表外储层三种相对均质单元,没有完全反映砂体真实的沉积成因,在油田开发应用中,发现动静不符现象。而对于该类储层非均质性一直未做过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方法。本课题对砂体平面成因及垂向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认识,进而研究储层的平面、层内、层间的非均质特征,为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在砂体岩性、韵律、层理及测井曲线等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微相的岩电关系,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滨外坝、远砂坝、席状砂、席间泥五种测井相模式;通过逐井判相、平面组合研究,总结出平面上砂体包括不稳定型外前缘相席状砂、滨外坝外前缘相席状砂、远砂坝外前缘相席状砂及稳定型外前缘相席状砂四种成因;根据砂体发育特征及规模,对垂向上砂体沉积演化规律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储层砂地比、渗透率、渗透率级差、隔层发育状况等储层参数统计分析研究,形成了一套对储层平面、层内、层间非均质表征方法。形成了一套杏南开发区外前缘相砂体精细油藏描述方法,完善了大庆油田该类砂体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应用该项研究成果,指导杏南开发区以外前缘相砂体为挖潜目的层的杏九区、十区三次加密井层系划分、射孔方案的拟定、指导杏南开发区外前缘相砂体补孔、压裂等配套挖潜措施的选取,见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