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医风咳证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四诊信息、生活质量等的分析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总结中医风咳证的证因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进一步探索风咳的证候规律及辨证的客观性奠定基础。方法1.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4月~2014年12月就诊的符合中医风咳证诊断的慢性咳嗽患者共448例为研究对象。2.参照相关标准,确定风咳的临床表现如下:咳嗽,阵发性咳嗽或呛咳,干咳无痰或少痰,咽痒,痒即咳嗽,咳阵作或痉挛性咳嗽,气急,遇外界寒热变化,冷风、油烟、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夜卧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弦。主症:咳嗽,阵发性咳嗽或呛咳,咽痒,遇外界寒热变化、冷风、油烟、异味等因素刺激可诱发咳嗽突发或加重。次症:(1)干咳无痰或少痰;(2)咳嗽反复发作;(3)夜卧咳剧。舌象:舌苔薄白;脉象:脉浮,或紧,或弦。具备主症及次症中2项,同时参考以上舌象、脉象,即可诊断为风咳。3.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统计对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选取448例患者,男性160例,女性288例,男女比例为1:1.8。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47.32±14.19)岁。病程从8周-40年不等,平均病程(38.58±87.37)月。2.发病特点:诱发咳嗽的因素多以外感为主,57.14%的患者受到异味刺激会诱发咳嗽,其次的诱因分别为吸烟、油烟、上感、冷空气。3.莱彻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咳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均造成了不同影响;得分最低的有13题(感到厌烦),第2题(咳痰困扰)和第4题(控制咳嗽)。4.曾经使用检查和治疗情况:364例患者曾做过肺功能检查,占81.3%,264例患者曾做过胸部CT检查,占58.9%,224例患者曾做过诱导痰检查,占50%。治疗药物情况:使用中药的患者最多,共276例,占61.6%,其次为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264例,占58.9%。5.因子分析:将传统的辩证方法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相结合,共提取9个因子,分别是F1:气虚因子,F2:瘀血阻络因子,F3:脾气虚因子,F4:气阴两虚因子,F5:邪热壅肺因子,F6:肝郁脾虚因子,F7:心肝火旺因子,F8:阴阳两虚因子,F9:肺气虚因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9个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到:气虚因子y=-0.851+0.018X2,年龄对风咳患者F1(气虚)的影响最大;瘀血阻络因子y=-0.234-0.274X12-0.454X6+0.375X5-0.216X9-0.252X11+0.006X3,饮酒史对F2(瘀血阻络)证型影响最大,其次为吸烟史,止咳药,中药,过敏史,收缩压;脾气虚因子y=1.144-0.245X9-0.040X13-0.209X8,BMI对风咳患者F3(脾气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过敏史,环境污染;气阴两虚因子y=0.291+0.328X9-0.009X2-0.295X6+0.031X13-0.008X4,过敏史对风咳患者F4(气阴两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饮酒史,年龄,BMI,舒张压;邪热壅肺因子y=0.835-0.043X13+0.215X1+0.199X9,BMI对风咳患者F5(邪热壅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性别,过敏史;肝郁脾虚因子y=-2.294+0.013X3+0.480X8-0.513X9+0.031X13+0.268X7,粉尘接触对风咳患者F6(肝郁脾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环境污染,过敏史,BMI,收缩压;心肝火旺因子y=-0.947+0.021X4+0.481X8-0.445X12+0.440X11-0.376X10+0.268X6+0.009X2-0.011X3舒张压对风咳患者F7(心肝火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环境污染,中药,止咳药,收缩压,抗生素,年龄,饮酒史;阳虚因子y=0.516+0.432X11-0.032X13,中药对风咳患者F8(阳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吸烟史,抗生素,年龄;肺气虚因子y=-0.188+0.497X1+0.640X5+0.254X10-0.008X2,性别对风咳患者F9(肺气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吸烟史,抗生素,年龄。6.spearman相关分析:除了邪热壅肺和肝郁脾虚证型以外,气虚、瘀血阻络、脾气虚、气阴两虚、心肝火旺、阴阳两虚、肺气虚证型均与病程有明显的正相关。病程越长,表现越严重。结论1.风咳属于多发病、常见病,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患病以中年患者居多。病程跨度大。2.从风咳的兼夹证来看,咳嗽的病位不仅在肺,而且与肝、心、脾、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3.主证与兼夹证:其中以风邪束肺证为主证,气虚、瘀血阻络、脾气虚、气阴两虚、邪热壅肺、肝郁脾虚、心肝火旺、阴阳两虚、肺气虚为主要兼夹证。4.影响风咳主要兼夹证发生的因素:年龄、吸烟史、止咳药、中药、过敏史、血压、BMI等因素均能对风咳的不同证型造成不同影响。5.气虚、瘀血阻络、脾气虚、气阴两虚、心肝火旺、阴阳两虚、肺气虚证型均与病程有明显的正相关。病程越长,表现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