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策略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拥有多条运动链,并联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要比传统的串联机器人复杂得多,这使得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都非常复杂,而多条运动链对末端执行器运动的协调操作,更是给并联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出了挑战。本论文以一个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从力矩传递性能、摩擦力补偿和控制器设计三个方面,对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1)基于运动学反解,以速度雅克比矩阵条件数为指标,全面地研究了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力矩传递性能与运动位形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优的运动位形。(2)针对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中的非线性摩擦力,将一个包含指数函数的非线性模型用于该并联机器人的摩擦力建模,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摩擦力补偿方法,通过实际的轨迹跟踪实验将所提出的摩擦力补偿方法与现有的摩擦力补偿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3)将非线性PD(nonlinear PD,NPD)控制分别与机器人中典型的增广PD控制器与计算力矩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两种NPD型动力学控制器—增广NPD控制器和计算力矩NPD控制器,将这两种新的控制器用于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理论上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在并联机器人的实际轨迹跟踪实验中,将所提出的两种控制器与典型的两种控制器进行了对比研究。(4)设计了一种工作空间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用于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采用梯度下降算法推导了参数自适应律,基于增广PD控制器结构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律,运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所提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性,并且利用Barbalat引理进一步证明了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将同时收敛到零。最后将所设计的控制器用于实际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5)针对并联机器人多运动链之间的协调运动这一难题,基于同步控制思想,提出了两种同步控制器用于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控制。首先提出了主动关节同步(Active Joint-Synchronization,AJ-S)控制器,在主动关节空间中推导了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运用同步控制思想,基于此模型设计出了AJ-S控制律,并且理论证明了并联机器人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最后把所提出的AJ-S控制器用于实际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在设计AJ-S控制器时,需要考虑各支链间约束力的影响,而计算约束力时用到的加速度信号难以准确获得。因此,进一步提出了轮廓误差同步(Contour Error-Synchronization,CE-S)控制器,首先引入轮廓误差来定义并联机器人的同步行为;然后,基于工作空间的动力学模型设计CE-S控制器,该控制器中不包含约束力补偿项;最后,对并联机器人系统的渐近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并且将其轨迹跟踪的实验结果与AJ-S控制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出行已逐渐趋同于"大众消费"。在国内民航业初具规模的今天,各大航企均使出浑身解数积极扩张实力,同时为了抢占客源市场、提高核心竞
浇注有机玻璃厚板制备过程存在反应热效应显著、体系传热困难和聚合易失控等问题,影响制品结构、性能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先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基元反应
近年来,复合材料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舰船领域中,复合材料螺旋桨就是复合材料在舰船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在水下工作时,螺旋桨的桨叶表面会产生脉动压力,进而
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lformamide)又名甲酰二甲胺,简称DMF,DMF生产工艺中的换热器在换热冷却过程中在换热管内壁生成一层污垢,造成设备生产能力下降、物料流失、能
<正> 一、项目和基本原理简介1.超级热泵集热系统是列入日本“月光计划”中的大型节能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从1985年初开始到1993年底结束共需9年时间完成。它在原已完成的
<正> 一、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据日本厚生省人口研究所统计,15—29岁的青年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率,1955年为42%,1965年为36%,1980年为24%,比率迅速下降。30—49岁的
采用SWOT分析法,对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推进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提供一些线索。
<正>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是目前脊柱外科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广泛用于颈椎外伤、颈椎病、颈椎畸形等疾病的治疗,经典方法是椎体次全切除后植入全层髂骨加或不加钢板固定
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与影响,受众获取时政新闻信息的方式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电视时政新闻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导致电视时政新闻收视率呈现出下降趋势。本文以提高电视时政新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