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合成绝缘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无零值、抗撞击、污闪电压高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已在国内外的电力系统中广为应用,但是在运行中事故仍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事故后,没有查找到明显的故障原因,因此合成绝缘子不明原因闪络及对策研究不仅是国内外极为关注的课题,而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合成绝缘子的材料、结构、加工工艺、运行经验、试验结果入手,综合分析研究了合成绝缘子发生闪络事故的原因。发生闪络的原因主要是干弧距离偏小;硅橡胶在长期的污湿环境中吸收了水分,其表面憎水性消失过量;爬电比距选择不合理,或者两端均压环短接了部分有效长度,或在少数场合因表面粘附了异物丝带被受潮后短接了有效爬电距离。通过不明闪络原因的分析,作者建议在雷电活动频繁发生地区110kV线路的合成绝缘子的干弧距离从1000mm加到1050mm;同时应根据污湿环境状况选择合理的爬电比距,由于不同的制造厂家生产工艺不同并影响到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因此要对厂家产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电气性能测试。 通过对合成绝缘子在贵阳高海拔、高湿度气候条件下,受煤灰和铝氧粉污染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大量试验,认为在该地区合成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仍维持较高水平,采用合成绝缘子仍是一种重要的防污闪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