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司法解释的合宪性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bg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13批复”所引发的关于“宪法司法化”的讨论已成为宪法学者甚至整个法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最高人民法院是否有权解释宪法无疑是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针对我国宪政建设中理想与现实存在反差、规范与实际有所脱节这样的背景,提出宪法司法解释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不是其理论或者现实的合理性,也不是这种解释是否存在法定的权力依据——尽管这两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是怎样进行或如何规制的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将宪法司法解释存在的合理性上升为合法性(合宪性),将其生长置于宪法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实现其应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克服其不规范运行中的缺陷和弊端。 以此为立足点,一方面,以宪法学理论和宪法实施的普遍规律为指导,从宪政精神和文本规定两方面论证、阐明在宪法解释体制中,宪法司法解释与全国人大的宪法解释之间不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应该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宪法的实在化。并根据中西方宪法演进历史的比较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宪法司法解释无疑真正符合宪政的逻辑进路——从范例到惯例的过程。另一方面,从我国宪法解释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宪法司法解释的社会基础和活动空间亦即其面临的现实动力和压力,并结合司法解释的运作方式和实际表现,特别是以香港终审法院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互动架构为例,指出了一个宪法司法解释可资借鉴的机制。 总之,无论从文本的宪法、行动的宪法还是精神的宪法看,最高人民法院都可以而且应该解释宪法。
其他文献
现代各国都很重视产品责任立法,从各国产品责任法的立法与宗旨来看,都是通过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和义务的规范,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但在立法的发展及完善程度上,各国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英译本简称《大纲》)的《导言》中,将《德意志意识形态》所确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深化为“社
高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过去主要是着眼于有效地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面对如何"维护人的权益"重视不够,高校管理的传统理念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学生告学校"高
第一章讨论了行刑社会化的定义,理论基础;社区矫正的定义及相关理论;社区矫正与行刑社会化的关系。行刑社会化让罪犯亲自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并能逐步使他们重新参与社会、
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性进程.欧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理性构成了一体化广阔的人文背景和基本要素.欧洲一体化
在海商法领域中,无单放货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及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也是司法实践中经常产生争议的领域。所谓无单放货,是指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在货物交付环节上,承运人在提货人未
在世贸组织的各项协议中,存在着众多复杂、分散的例外条款。其中,一般例外条款尤其引人注目。其分布广泛,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它允许世贸组织(WTO)
强制侦查行为是指侦控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侦查程序是常态社会条件下最深刻地影响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运作程序,但侦查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