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方式备受推崇,其中,智能导学在在线学生教育模式中崭露头角。国外对智能导学系统(简称ITS)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如何完善个性化智能学生模型和教师模型,国内对ITS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良好的智能导学策略帮助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兴趣,保障学习质量。本研究以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典型课例为基础,设计导学策略模型,将碎片化学习引向深度学习,最终开发一个智能导学系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效率。 本文阐述了智能导学系统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分子与细胞》教学建议和其自身的教学内容需要,选出四个典型课例进行智能导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通过对智能导学系统基于网页的需求分析、用户分析等全面考虑后,将导学路径设置为:学习目标、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基础知识学习、重难点突破、课后小练以及课外拓展,以此构成智能导学系统的课程资源模块,此外,还介绍了该智能导学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设计流程及细节等。 以《分子与细胞》的四个典型课例在智能导学系统中进行具体页面的设计和展示,本文重点介绍了导学案的设计和相关网页的导学模块的设计以及系统的具体使用方法。同时,运用行动研究法,将这四个典型课例运用到实际教学或辅助教学中,并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稿对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信息收集,主要包括系统的满意度、有用性、易用性和导学系统的学习效果等维度。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发现,智能导学系统的路径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都有积极影响: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师生互动交流。同时,该系统也存在模块设计局限、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