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2AlNb合金薄壁件热态气压成形-时效处理过程建模与仿真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s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i2AlNb合金为代表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成形温度高、难度大、成形及后续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复杂等特点,成形温度、载荷等成形参数都会对材料的成形性能有显著影响,而成形参数和后续热处理参数共同影响着构件的微观组织和服役性能。因此,在Ti2AlNb合金薄壁复杂构件热成形及后续热处理工艺参数制定和优化时,通常采用的试错法,不仅难度高、工作量大、能耗高,而且难以综合分析各个因素对成形构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基于虚拟制造在塑性加工领域的应用,成形及热处理全过程模拟为Ti2AlNb合金薄壁构件成形控性提供了新的手段。可实现构件形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一体化预测的塑性加工全过程模拟技术将会成为塑性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Ti2AlNb合金构件组织性能的调控,本文首先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5种具有典型微观组织特征的Ti2AlNb合金试样,确定以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双态组织为最终调控目标。进而分析了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Ti2AlN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固溶—时效处理过程中片层O相含量和厚度变化的动力学方程,以及屈服强度与O相片层厚度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预变形对时效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影响,对Ti2AlNb合金在不同温度(950-990℃)、应变(0.15-0.75)和应变速率(0.001-0.1s-1)预变形后试样进行了775-875℃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变形—时效处理试样强度均高于相同温度下固溶—时效处理试样,且随着应变和应变速率的增加,Ti2AlNb合金中O相片层厚度增加。基于变形/固溶—时效处理Ti2AlN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演变规律,以相含量、α2相和O相尺寸、固溶度、位错密度、损伤等为内变量建立了时效过程中Ti2AlNb合金组织演变模型和组织—力学性能关系模型。进一步通过对Ti2AlNb合金高温统一粘塑性本构模型的修正和耦合建模,建立了基于物理内变量的Ti2AlNb合金热变形及热处理时效处理过程组织演变及性能预测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求解。此外,对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在高温条件下,Ti2AlNb合金变形能力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成形温度、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等。成形极限的确定是Ti2AlNb合金薄壁构件成形工艺设计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采用M-K理论进行高温成形极限预测时,材料本构模型所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将Ti2AlNb合金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和流动应力的耦合作用引入M-K失稳理论,基于内变量建立了一套Ti2AlNb合金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高温成形极限预测方法。并对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成形极限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双拉应变区,随着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提高,Ti2AlNb合金的成形极限提高。本文进行了985℃&0.01s-1恒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成形极限测试,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一致性较好。基于上述建立基于物理内变量的Ti2AlNb合金热变形及时效处理过程组织演变及性能预测模型及Ti2AlNb合金高温成形极限预测方法,本文开发了Ti2AlNb合金组织—性能预测工具箱,并通过与ABAQUS软件结合,实现了Ti2AlNb合金薄壁构件热成形及时效处理全过程成形—组织—性能一体化模拟。通过该方法对Ti2AlNb合金薄壁构件热成形中常见的胀形类变形、弯曲类变形和复杂变形的典型构件进行了热成形及时效处理的全过程模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最大微观组织参量模拟误差8.6%,最大力学性能模拟误差8.3%。通过本文建立的全过程模拟方法能够指导热成形构件的形状尺寸、微观组织和性能的调控。利用热成形及时效处理全过程模拟系统对Ti2AlNb合金小圆角矩形截面构件进行了胀—压复合热态气压成形及时效处理全过程模拟和工艺参数设计。基于模拟结果,通过热成形和热处理实验获得了最小相对圆角半径1.7、最大壁厚减薄率8.3%、650℃屈服强度大于880MPa的矩形截面构件,实现了Ti2AlNb薄壁复杂构件的成形和性能控制,可见本文开发的系统可用于此类构件成形工艺设计,能够降低实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其他文献
石墨烯自诞生以来,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载流子迁移率2×10~5 cm~2 V-1 s-1)和高理论比表面积(2 630 cm~2 g-1),在超级电容器(SCs)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完整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理论双电层电容可达550 F g-1,然而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团聚,导致实际的石墨烯的双电层电容一般不高于200F g-1,通过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虽然能够避免团聚,但导致石墨
学位
目的 本研究基于卵巢癌相关的高通量基因表达(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采用KM生存曲线和随机森林算法处理基因数据,筛选参与卵巢癌进展的关键预后基因。方法 采用GEO数据库的卵巢癌患者的GSE26712数据集表达谱做差异基因分析。采用TCGA数据库获取卵巢癌基因表达谱和总体生存的临床信息(TCGA-OV),用于筛选与卵巢癌总体生存相关的预后基因。采用R软件的limma函数对基因表达谱
期刊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磁泄密及电磁污染日趋严重,发展高性能吸波材料作为电磁波控制技术基础显得尤为必要。Co基颗粒具备优异电磁性能并因具有高的居里温度具备高温应用潜力,是目前吸收效率最高、应用最广的吸收剂之一。本文首先以LLG方程为理论基础,利用微磁学模拟方法对不同尺寸、形貌以及结构Co颗粒的动态磁化行为进行模拟。基于磁畴在交变磁场下的响应速度确定材料的动态磁化特性,基于动态磁化过程中交换能、
学位
过渡金属硼化物和碳化物具有出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高硬度、高模量、高导热、抗热震和耐烧蚀等,在极端环境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常将碳化物用作硼化物的除氧助剂,事实上,除除氧反应之外,一些碳化物可以和硼化物发生交换反应,生成一系列多元固溶体。本文以TiB2-ZrC为对照系,系统研究了ZrB2-TiC复相陶瓷中扩散动力学及多元系固溶体相平衡问题,材料烧结致密化机制和晶粒生长行为,以及复相陶瓷物相、微
学位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金属结构材料强度和塑性的协同提升是材料科学家们不懈追求的方向之一。近年来,研究学者发现通过对微观结构进行定向调控实现的构型设计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将构型设计应用于不同的工程材料以实现性能提升,较少关注构型设计对材料变形机制的影响及其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本质。本文面向金属结构材料的构型设计理念,旨在以层状结构为典型构型设计模型,聚焦钛-铝层状构型材
学位
新一代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发展对材料的轻质和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iAl合金具有密度低、比模量和比强度高以及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能满足高超速飞行器需求的高温结构材料。然而,TiAl合金具有本征脆性、室温塑/韧性较差和不易加工成型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本文提出制备一种TiAl/Ti2AlNb层状复合材料,通过引入韧性Ti2AlNb合金以及层状结构的强韧化效应,实
学位
[目的]对中药材中农药应用现状和现代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中农药利用和监控提供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中药材农药残留研究文献,对中药材中农药应用现状和现代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材极易发生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已登记农药品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现代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期刊
EP741NP合金作为一种在无序面心立方基体中通过γ’(Ni3(Al,Ti))相产生沉淀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因其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疲劳性能、抗裂纹扩展性和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性能旋转部件的制备上。尽管EP741NP合金具备上述优点,但合金中存在大量的W、Mo、Cr、Co等固溶强化元素,增加了合金热加工难度,导致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学位
随着飞行器加速度越来越大,需要承受更大的惯性力,对航空航天电子封装材料和光学封装材料的强度要求更高,同时应兼具良好的热性能。基于此,论文引入高压凝固法制备SiCp/Al-Si复合材料,其目的是探索复合材料组织调控新途径,丰富高压凝固组织演变机理,制备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的SiCp/Al-Si复合材料。本文利用高压凝固法制备了Al-20Si合金和Al-40Si合金,并揭示了高压条件下初生α-Al相、
学位
先进高强钢(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AHSS)是为适应车身减重发展趋势而开发的一新型钢种,近年来已成为车身轻量化的主要材料。但相比于普通钢板,其室温成形性能却明显下降。准静态-动态复合加工方法,将动态电液成形与准静态冲压成形结合,为AHSS板材的室温塑性成形提供了一个新方法。由于该工艺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其变形机理及应用基础问题还未被展开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