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能力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个体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良好发展的需要。人类因为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能实现重要的目标,保持健康,生活得更好然而,现实生活中,自我控制失败却时有发生,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人们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导致个体适应不良和各种社会问题。自我控制资源有限模型是当前解释自我控制失败的主要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意志行为会损耗一些有限的资源,先前的自我控制行为会导致个体在随后的自我控制任务中表现下降。本研究将在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基础上,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三个研究完成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损耗在自我损耗后效(自我控制失败)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一,量表修订。选用合适的量表,主要是修订Tangney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并检验信效度。该量表主要用于筛选出高低自我控制水平的被试。修订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专注工作、健康习惯、理智行动、抵制诱惑、抑制冲动5个维度。研究二,行为实验。在心理行为层面上考察特质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在自我控制任务中的交互作用。自变量为自我损耗(高损耗vs低损耗)和特质自我控制(高水平vs低水平),因变量为完成后续自我控制任务的成绩。特质自我控制的操作是以修订的自我控制量表筛选出高低自我控制水平的被试,自我控制损耗的操作是以Stroop色词实验来分出高损耗组和低损耗组,因变量的指标是进行Go-NoGo实验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自我控制损耗和不同自我控制水平在反应时上的主效应显著,高自我损耗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自我损耗组被试,高水平自我控制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水平自我控制组;自我控制水平和自我损耗在Go条件下的反应时交互作用显著,在高水平条件下,高低损耗组反应时相当,在低水平条件下,高损耗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损耗组被试。研究三,ERP实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来探讨同一自我控制水平下,不同自我损耗的个体在完成后续自我控制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有何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完成Go-NoGo任务时,均产生NoGo-N2效应和NoGo-P3效应。高低损耗组在NoGo-N2波幅、潜伏期和NoGo-P3的波幅、潜伏期上差异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