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及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求为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门诊的患者,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用聚类分析法归纳出中医证型,采用频数分布法和x2检验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证型分布特点。结果:①本病中年组所占比例最大(47.0%),青年组次之,老年组最小,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十二指肠溃疡最多(70.1%),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少,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活动期最多(76.1%),愈合期次之,疤痕期最少,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证型分布为脾胃湿热证(29.9%)>肝郁气滞证(25.7%)>脾胃虚寒证(20.5%)>胃阴亏虚证(12.8%)>瘀阻胃络证(11.1%),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在脾胃湿热证和肝郁气滞证中,性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⑥各证型年龄段分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年多见,十二指肠溃疡多见,活动期多见;②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临床上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有5个中医证型,按照分布频数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郁气滞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③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中年男性多见,肝郁气滞证中年女性多见,脾胃虚寒证青年人多见,胃阴亏虚证和瘀阻胃络证老年人多见。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在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在小学阶段,计算作为一种智力技能,计算形式多种多样,计算方法灵活多变,学生在计算中动脑、动手、动口,长期受到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因此,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剖析了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提高计算技能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机能 问题 方法  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
目的本文研究了东北地区野生赤芍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和附录XA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以及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有着从乞丐登上皇位的人生经历。因早年久处社会底层,他对贪官污吏的横行无忌、违法作奸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登基之初即采用各种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在经济财富增长的同时,对医疗领域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虽然我国对这一问题更加重视了,制定了多项措施来完善我国
近年来,国家在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进行,虽然取得了一些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林退沙进,森林锐减、荒漠化严重,给林业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林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