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2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流转被认为是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也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土地流转规模的逐年增长却并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扩大的事实。此外,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也日渐突出。制度上的不完善阻碍了耕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扭曲了农村土地流转价格,造成农民收入过低和权益受损。探索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理,构建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是推动农村土地快速流转,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关键。目前,有关土地流转价格的研究多数是用定性的方法分析流转价格的构成,基于定量分析的相关研究为数不多,且大多是从产权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从耕地使用权流转的供需主体的角度出发,运用供求理论、博弈理论分析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形成机理,分析耕地使用权流转主体的流转决策行为和价格博弈行为,综合研究了耕地使用权流转中价格的形成机理,对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现状做出理论上的解释。以重庆市为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重庆市耕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和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特点,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案例对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偏低的状况进行了理论诠释。本文的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一,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由流转双方的边际收益能力决定。流转价格只有大于流出方且小于流入方的边际收益时才能满足流转条件,双方的边际收益差距越大,流转价格达成的区间越大,就越有可能达成交易。二,耕地使用权流转交易的价格博弈对耕地转出方不利,造成流转价格偏低。信息不对称使转出方处于被动地位,行政手段的介入也可能会减小用于分配的“剩余”,对转出方更加不利。三,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造成流转价格偏差较大。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不仅受自身禀赋,如区位、肥力、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还跟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农民自身禀赋等因素相关。最后,本文遵循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形成的作用机理,结合当前国内实践,对耕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合理形成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耕地的合理快速流转,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为给城市绿化提供更多优质油松苗木,从培育地选择、整地施肥、苗木栽植、浇水、修剪、松土锄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宁地区油松的栽植培育、养护管理技术。
苏联物理学家布洛欣采夫曾提出对量子力学的系综解释。这种解释曾被认为是批判了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因而是更正确的解释,是唯物主义的解释。本文在一般地评述布洛欣采夫的系
针对载人航天器复杂化、任务多样化、在轨运行长期化的发展趋势,及由此对航天器在轨自主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出的更迫切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在轨自主健康管理系统分层体系结构,并
文章探讨了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位条件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城地区以大量企业及相对发达的各种要素市场为第一优
首先分析了密教经典《梵天火罗九曜》的性质、内容、构成等,证实其为一部包含不少印度天文学内容的典型密教占星术经典。然后根据经文中提供的相关证据,用天文方法推算了该经
文章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与出口贸易地区差异的关系。通过构建3×2×2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和使用2002-2008年全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
现阶段可用于农产品无损检测的模型很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本文以山东产富士苹果为试验对象,使用CT技术对富士苹果的含水率进行了预测。为了比较线性
文章对我国GDP构成中不可税部分加以剔除,计算出1978~2005年可税GDP。使用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78~2005年税收和可税GDP的总量及增量之间的关系,以及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5例中枢神经系统HPC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
目的:阐述儿童及青少年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2例儿童及青少年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手术及放射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