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力的特点及康复训练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特点,并观察共同注意力训练对ASD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疗效.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ASD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特点分析  目的: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分析ASD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特点.  方法:收集43例2~6岁ASD儿童,进行共同注意能力及Gesell发展诊断量表检查.同时通过匹配Gesell适应性年龄收集15名正常发育儿童作为对照,进行共同注意力检查.  结果:2组儿童的性别及适应性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SD组儿童生理年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SD组儿童在各种自发性及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上均存在明显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与适应性年龄呈正相关(P<0.01),但未发现自发性共同注意能力与适应性年龄存在相关关系(P>0.05).  结论: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ASD儿童的自发性及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均存在缺陷;其回应性共同注意能力能够随适应性年龄提高而提高,但自发性共同注意能力可能难以随适应性年龄提高而提高.  第二部分 共同注意力训练对ASD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共同注意力训练对ASD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疗效.  方法:将入组的28名ASD儿童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每天80min的常规康复训练,B组进行每天40min的常规康复训练加40min的共同注意力训练,两组均进行4周的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共同注意能力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各项共同注意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治疗前后各项共同注意能力的差值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两组在眼神接触(P<0.01)和跟随近距离指示(P<0.01)两项指标上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ASD儿童进行共同注意力训练可以有利于提高其共同注意能力,在短时间内,提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低水平的回应性及自发性共同注意能力上.  第三部分 计算机辅助共同注意力训练对ASD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初步观察计算机辅助共同注意力训练对ASD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的疗效.  方法:将6名受试者按治疗前的Gesell适应性年龄和共同注意能力配成3对,每对中随机抽取一人进行人工共同注意力训练,另一人进行计算机辅助的共同注意力训练.观察6名受试者治疗前后共同注意能力的变化.  结果: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共同注意力训练的3名受试者和进行了人工共同注意力训练的3名受试者的共同注意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每对受试者能力变化的趋势较一致.  结论:计算机辅助共同注意力训练能够提高ASD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其训练的疗效可能基本与人工训练相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tis of pregnancy,ICP)患者与正常孕妇静脉血及脐血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CG)水平,胎盘的病理变化及FXR、BSEP
期刊
深圳市居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为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现管理服务面积达五百余万平方米。公司始终倡导并坚持“以诚为宗,以人为本”的经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