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我国当代乡村发展普遍存在村落空心化、产业缺失、房屋土地闲置的状况,而实践中乡村振兴的途径多以“旅游+文创”为主,同质竞争现象严重且本身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城市创业创新的科教、人才资源增长明显,但土地紧张、租金高昂,使得创业创新的外部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此双重社会背景及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使得为返乡下乡的创业创业人员营造适宜的乡村创业环境,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论文针对如何使乡村建筑空间环境更符合创业创新需求这一问题,从城市创业创新空间与乡村发展实践的案例研究出发,总结创业创新空间的特点与村落转型发展的问题,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其后,以实际村落——南京溧水薛家村为研究对象,阐释其发展背景并提出城乡资源互补、城乡协作互益的转型目标。再次,基于创业创新村落业态的空间需求以及创业创新村落主体人群的空间需求,从村落环境、空间格局、建筑院落三个层面上分析了薛家村的现状空间,得出了薛家村这类村落空间对于创业创新功能发展的不足。最后,以薛家村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其空间转型的具体操作,归纳总结了空间结构转型、空间功能转型、空间尺度转型三个方面的策略,以及村落环境、空间格局、建筑院落三个层面的转型方法,提出了一种满足创业创新需求的村落空间转型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