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37L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CD137L是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Ⅱ型跨膜蛋白,通过传导共刺激信号来发挥作用,在动物实验中表明可以增强T细胞所介导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本实验检测CD137L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及临床患者中的突变表达,为临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构建和表达人CD137L胞外区蛋白,为治疗CD137L突变疾病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引物建立sCDl37L突变检测方法,采用RT-PCR检测THP-1细胞CD137L的表达;收集临床AML病例,经Ficoll分离后得到单个核细胞,定性检测临床患者sCD137基因突变。用基因克隆将人CD137L胞外区基因,组装到PET30(a)表达载体中;亲和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表达情况。ELISA和免疫组化初步检测CD137L的结合活性。结果:在THP-1细胞检测到两种sCD137L的突变类型,命名为ml和m2。ml型突变在AML患者发生率较低;m2型突变发生率依下列次序递减:M2>M1=M6>M4>M5>M3;m2型突变与AML疾病进展密切相关(P<0.05-0.01)。构建、表达并获得了纯度较高、产量较大的CD137L可溶性蛋白,产量大12mg/L培养基。该蛋白能与CD137阳性的细胞结合。结论:sCD137L变化与AML疾病发展和发生类型相关,开展临床检测sCD137L有助于监控AML的治疗和预后判断。获得的人CD137L胞外区蛋白,在抗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为建立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的快繁体系,以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6-BA、KT和NAA组合对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对油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对照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切实管住,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制度反腐”推进的同时,要切实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
目的:研究RON(recepteur d’origine naetais)及Claudin-4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两者在肿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
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建构和维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崭新包容性文化,让世界人民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造人类美好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60t/h锅炉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测分析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配置、分析原理、主要功能、技术指标、阐述了安装运行过程中注意事项。
以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编制完成为标志,长三角各城市将进入合作加强的新阶段。为此,本文提出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的“网络层级合作模式”的构想,并对该模式的基本假定、框架结构用经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单体细乳液,以改进的加热甲苯-二丁胺法测定细乳液中的异氰酸酯含量,由核磁分析(~1H-NMR)表征产物结构,考察了单体细乳液的稳定性以及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