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纳斯湖全新世硅藻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的初步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jgzh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突出,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不容忽视。全新世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研究全新世环境变化将为正确理解当代环境问题,有效预测和积极应对未来全球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而湖泊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来自集水区的水生及陆源物质输入,能综合反映湖区环境条件的关键信息,同时湖泊沉积物记录连续性好又易于测年,因此在古环境变化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硅藻在湖泊中分布广、数量大且种类繁多,对生境要求的专一性、较大的种间差异性和较短的生命周期使硅藻能迅速地响应水体环境变化,又因其壳体在湖泊沉积物中易于保存,所以硅藻在重建湖泊生态和区域环境的研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喀纳斯湖位于我国新疆最北部,湖泊沉积物中硅藻保存好、含量高且种类丰富,是研究湖泊生态、重建古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本研究基于对KNS15D岩芯沉积物中硅藻的鉴定分析,结合可靠的年代框架、生物硅和粒度等实验结果,初步探讨喀纳斯湖硅藻组合对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KNS15D岩芯沉积物中共鉴定得到化石硅藻48属163种。岩芯硅藻等指标反映了湖区生态演变、气候特征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新仙女木事件(YD)前,湖泊初级生产力低,硅藻含量和种类都很少,硅藻组合显示气候寒冷;早全新世以小型底栖种为主的硅藻组合显示湖泊初级生产力高,气候适宜,结合稀土元素和湖区孢粉记录,说明湖区气候温暖干燥;中全新世优势建群种开始转向浮游硅藻,湖泊初级生产力和营养水平仍较高,指示气候总体上仍较为温暖,但湖区湿润程度有所增加;晚全新世,小型浮游硅藻Pantocsekiella gordonensis含量迅速增加,取代其他硅藻成为最优势种,TOC、PCA1和生物硅的数值变化均显示了湖泊营养水平和生产力的持续下降;而近百年以来,气温升高,湖泊营养水平持续降低,使得P.gordonensis的竞争力大大提升,硅藻浓度和硅藻浮游底栖比(P/B)显著升高,反映了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湖泊热力分层更加稳定,小型浮游硅藻对营养的利用效率更高进而更具竞争优势。此外,冷水浮游种Cyclotella ocellata和小型底栖种减少的组合响应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突变事件,包括YD事件、4.2 ka(1 ka=1000 cal yr BP)和8.2 ka冷事件。初步调查发现,喀纳斯湖沉积物中硅藻组合对湖泊水文状态和区域气候的变化响应敏感,对未来新疆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进一步开展湖泊生态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膀胱全切术后一种新的尿流改道术式(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例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资料。回肠膀胱腹壁造瘘术方法为:双侧输尿管与回肠
<正>近几年来,以资抵债已经成为农发行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途径,对于保全债权、减少贷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市场、政策及银行自身等诸多因素影响,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能
分析了国外铝板带冷轧用全油润滑剂的基础油、添加剂的理化指标,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基础油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国产基础油(D100)的理化指标;选择、试验了不同类型的油性添
根据煤分子结构的研究成果,推断桥键中的次甲基醚键、α位碳原子带羟基和带支链亚甲基的次烷基键、与两个芳环相连的次甲基键,以及侧链中的甲氧基、醛基、α位碳原子带羟基的烷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武汉三镇格局基本落定:汉口重商,汉阳重工,武昌重教。随着中部崛起的展开和城市圈的建立,武汉商业圈由汉口江汉路逐渐向洪山广场和光谷转移。由于地理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为原材料制成的保健品、化妆品、植物药剂、添加剂等产品得到快速发展。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日益旺盛。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将其制作成各种植物药剂推向市场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欧美等国拥有先进的植物产品生产和研发技术,但其缺乏植物原材料。中国幅员辽阔,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是全球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已经成为T1期肾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在肾部分切除术中,为控制术中出血以及保持视野清晰,往往需要短暂阻断肾蒂血管,而阻断肾血管可引起肾脏缺血及再
阐明压铆连接成形原理及其工艺过程,并以洗衣机铝箱体压铆模具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压铆连接成形原理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解决了点焊技术无法焊接的材料之间相互连接问题.
研究背景及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目前全球的第三大癌症死因,也是全球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直肠癌发病隐匿,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结直肠癌患
对中国铝板带铸锭热轧工业的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回顾,特别对近些年(2003-2007年)现代化热轧项目的建设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这五年形成的铸锭热轧设计生产能力达3 400 kt/a,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