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设施栽培中,蔬菜养分投入量远高于其生长需肥量,过量施肥造成了土壤环境质量的恶化,影响农业设施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寻求新的农业耕作方式,促进设施栽培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为设施栽培的发展提供一些科学、合理的依据。本研究采用有机农场与常规农场的成对农场比较法,以上海浦东区川沙镇百欧欢有机农场、以及相邻的文杰园艺农场(常规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蔬菜栽培试验,比较设施栽培下,有机农场栽培的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与常规农场的差异;通过对有机农场与常规农场的综合分析,比较两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单体大棚下,有机农场栽培的生菜、芹菜的产量低,分别比常规农场低26.6%、11.4%。连栋大棚下,有机农场栽培的生菜、芹菜的产量低,分别比常规农场低26.6%,11.6%。相同栽培方式下,单体大棚种植的生菜、芹菜产量与连栋大棚差异不显著。
设施栽培下,有机农场栽培的生莱、芹菜品质显著优于常规农场,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干物质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有机农场栽培方式下,单体大棚与连栋大棚种植的生菜、芹菜品质无显著差异。常规农场栽培方式下,连栋大棚种植生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品质优于单体大棚;单体大棚种植的芹菜的品质与连栋大棚无显著差异。
有机农场栽培或常规农场栽培下,与土壤本底值相比,单体大棚土壤肥力总体上有所增加,连栋大棚土壤肥力总体上有所降低。单体大棚下,与土壤本底值相比,有机农场栽培的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K含量有所增加,pH值和碱解N含量有所降低;有机农场栽培的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农场。连栋大棚下,与土壤本底值相比,有机农场栽培的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和pH值有所降低,碱解N、速效K,速效P含量有所增加;有机农场栽培的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农场。单体大棚下,与土壤本底值相比,常规农场栽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增加,碱解N、速效P含量和pH值有所下降;连栋大棚下,常规农场栽培的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均有所降低。有机农场栽培下,总体上单体大棚种植的土壤各项土壤肥力指标与连栋大棚无显著差异;常规农场栽培下,总体上单体大棚种植的土壤各项土壤肥力指标均高于连栋大棚,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与常规农场相比,有机农场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农场,平均比常规农场高37.7%。有机农场提供具有更高品质、更具有安全性的食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升对外出口份额。有机农业能够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常规农场相比,有机农场具有丰富、多样的轮作、套作、间作制度,能够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