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具有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是加强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及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在社会各种因素的多样化发展背景下,共青团的职能重点、组织形态、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干部素质面临着新的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紧跟社会发展要求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最广大的青年成才成长,就无法切实完成围绕中心切实帮助党政分忧解难的历史任务,共青团工作和事业就会被边缘化,甚至会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共青团转变工作职能迫在眉睫。当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共青团的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社会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以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总结和梳理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作为青年的群众性组织的共青团应在社会管理中承担重要的责任,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工作基础和工作优势,通过深度融入社会管理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进一步推进共青团建设,焕发组织活力,并选取北海市海城区共青团组织为案例分析共青团参与地方社会管理的实践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共青团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如何厘清共青团与政府的关系,深入分析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提出共青团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应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制度建设和物质保障,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工作效度等有效路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共青团组织定位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助于推动共青团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