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光育”品种土传枯萎病的发病原因及机理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种植方式通常以设施连作为主。而这种多年连作模式也引发了严重的连作障碍,导致枯萎病频发,经济损失巨大。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南新乡当地切花菊“光育”品种的连作枯萎病害现象,从连作菊花根际土壤分离致病菌,对其入侵及定殖方式、致病力以及对植株产生的生理胁迫开展研究,结合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当地连作引起的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机理,为菊花枯萎病的防治以及解决菊花连作障碍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当地菊花连作发生大田的菊花发病情况及株高叶宽等生长指标的调查统计发现,当地菊花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发病率达80%以上。随后,从七年连作的枯萎病田土壤中分离纯化致病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科赫法则进行验证,确定引起当地切花菊枯萎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这也是首次在该品种上报道F.solani。对其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CWDE)中的纤维素酶、果胶酶及木聚糖酶的产生能力进行测定,发现该菌株具备植物细胞壁降解能力。结合实验室条件下的盆栽实验,利用根系麦胚凝集素与AF488的偶联物(Wheat germ agglutinin&Alexa Fluor?488 conjugate,WGA-AF488)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共染色技术,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LCSM)观察F.solani在植物根系的入侵及定殖,研究结果初步确定,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从根系开始,产生可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壁降解酶,沿着根系伤口、根尖及细胞间隙侵入,在根系内部及维管束组织中大量定殖,影响植物水分及营养运输通道,造成植株死亡。同时对菊花侵染初期至发病初期的一系列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发现,从侵染开始至病症出现,菊花体内生理指标呈现规律性变化。病原菌的侵染导致植物体内的活性氧爆发,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首先参与响应,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维持细胞稳态;随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钙和蛋白含量增加,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几丁质酶(Chitinase,CHI)活性在不同时期显著增强,植物防御系统开始响应病菌的侵害,并产生可溶性糖、蛋白等物质以增强植物抗性。随着侵染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植物体内开始积累大量过氧化氢,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膜破坏严重,体内营养物质及光合色素开始流失,直至植株出现病症,进而整株死亡。研究初步表明,植物在病原菌侵染发生初期自身具有一定的抗病性,随着侵染的加剧,自身免疫反应不足以抵抗病原菌的毒害,生理代谢活动开始紊乱,营养物质流失,毒害物质大量积累,从而导致植株死亡。最后利用PacBio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技术对7年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土壤中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放线菌属(Actinomarinales)、曲霉属(Aspergillus)等病原菌拮抗微生物以及蓝细菌属、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圆酵母属(Torula)等有益微生物丰度显著降低,而腐皮镰刀菌(F.solani)、粪盘菌属(Ascobolus)、多球菌属(Myriococcum)等病原菌以及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研究初步推断,腐生菌及有害病原菌丰度和多样性增加,有益微生物丰度降低,造成微生物区系产生显著变化,可能是切花菊连作枯萎病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土地退化是威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境问题,为防止土壤质量的恶化,植被恢复被广泛应用于退化土壤的生态修复。但多数情况下退化土壤贫瘠的养分限制了植被的正常生长,降低了生态修复效果。自养微生物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从而实现生物固碳,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退化土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尤其是植被恢复早期,自养微生物固碳可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来源。揭示退化土壤植被恢复
学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强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人腹泻、出血性肠炎和多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和支持疗法。但是,随着EHEC出现耐药性增强和耐药谱变宽的现象,通过抗生素预防和治疗EHEC越发困难。而且,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后者与多种疾病风
学位
为了保证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壤污染源识别、污染迁移路径分析和镉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传输、镉阻控的优先级筛选尤其值得关注,土壤污染源与迁移路径、镉传输的系统整合,将为设计合适的污染源缓解战略、农产品和人类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源识别,且仅针对土壤指标进行解析,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推广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将以污染源解析为基础,研究土壤污染迁移路径和镉在土壤-水稻系统
学位
植物小G蛋白ROP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开关,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和对环境的应答。本实验室对水稻ROP基因Os Rac5的研究显示,该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幼穗中表达量最高,并且ABA、GA和BR等植物激素均能诱导其表达上调。为了鉴定该基因功能,实验室前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RNAi技术分别构建了Os Rac5基因敲除水稻和干扰水稻,并发现转基
学位
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反转录转座子(LTR-REs)是高等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基因组结构形成、基因功能表达和基因组结构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一物种的研究无法系统获得LTR-REs的分布、结构、功能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而快速增加的物种全基因组数据为全面分析植物基因组LTR-REs的特征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Per
学位
水文连通性是指泥沙、营养盐和生物体等各种物质以水为载体,在空间异质景观或斑块间进行迁移、传输或扩散的便利程度,其受降雨、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如沟渠、道路和梯田的建设,改变了流域自然的下垫面状况和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导致流域水文过程由自然主导转变为自然-人类共同主导,进而影响流域水文连通性。以往研究针对单一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水
学位
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SARS-Co V-2的快速传播主要由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患者也具有传染性,二是具有更强传染性的突变株不断出现。SARS-Co V-2的早期诊断是有效预防和控制COVID-19疫情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
学位
土壤水分是开展农业活动的基础条件。水分运移影响了土壤性质和根系分布特征,为水分运输提供通路;相对应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改变了土壤性质。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土壤性质与根系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水分运移受到影响。不同植物根系构型、土壤理化性质都会使剖面水文连通性反映出不同的趋势。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坡改梯的政策,坡改梯田成为山区改善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
学位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且迁移转化过程复杂,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重难点所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结果显示,农业源总氮、总磷排环境量占比46.5%和67.2%,这一数据在我国降雨径流易发和水土流失敏感的丘陵山区进一步提升。但由于对农业面源来源认知不清,加之技术和应用模式不完善,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严重阻碍。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谭
学位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癌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目前,对于CRC基因组分型及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CRC早期阶段的分子图谱和关键事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在蛋白水平上的高通量鉴定及癌症蛋白基因组学的多组学解析。我们收集了148例CRC患者的435份微量肿瘤样本,覆盖4个组织病理学阶段,即非肿瘤期(NT期)、上皮内瘤变期(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