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选取西藏中部地区OCPs与PAHs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44个表层土壤样品,在系统分析其含量水平、组成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研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OCPs的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分析;根据组成特征以及分子比值特征对OCPs与PAHs进行物质来源分析;通过对PAHs的不同组分与点位和污染源的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阐述PAHs的迁移机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OCPs的检出率较低,∑OCPs范围为50.0-47600.0ng/kg,高检出率的化合物组成特征为γ-HCH>4,4’-DDD>4,4’-DDE>α-HCH>HCB>δ-HCH>2,4’-DDT;PAHs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AHs范围为10.0-78380.0ng/kg,平均为9945.5ng/k;其组成特征在阿里地区和拉萨至班戈无人区表现为,低环组分>中环组分>高环组分,在日喀则地区表现为中环组分>低环组分>高环组分。2.∑OCPs和∑PAHs表现出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采样点位离城区越远,∑OCPs的含量呈现升高趋势,∑PAHs的含量则呈现降低趋势。3. OCPs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OCPs主要受海拔高度、粘土矿物含量、粒径小于2μm的组分的影响,而有机碳的影响作用很弱;PAHs主要受粘土矿物含量的影响,而不受海拔和有机碳的影响。4.在OCPs的影响因素中,海拔起到温度冷凝器的作用,粘土矿物(粒径小于2μm组分)为OCPs的主要吸附载体,有机碳的吸附作用较弱,甚至以忽略不计。5. HCHs主要为林丹输入来源;DDTs的主要来源为历史残留物,同时有三氯杀螨醇输入;阿里地区的PAHs主要来源于低温的生物质燃烧,同时还有石油挥发来源;日喀则地区的PAHs主要来源于高温的石油燃烧,同时也有石油挥发来源;拉萨至班戈无人区的PAHs主要来源于低温的生物质燃烧。6.在拉萨至班戈无人区,低环PAHs组分与点位到拉萨的距离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中环和高环组分则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说明了低环组分具有较小的分子质量和相对大的蒸汽压,趋向于进去气相中,迁移至离污染源较远的区域;中环和高环组分具有相对大的分子质量和较小的蒸汽压,趋向于吸附在颗粒相中,主要富集在离污染源较近的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