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络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的疗效观察及对关节液IL-6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的软化、纤维化、溃疡和缺失,软骨下骨的硬化、骨质象牙化,骨赘形成和软骨下囊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原因未明的骨关节疾病[1]。现代治疗一般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致残率为主。膝骨关节炎在中医称为“膝骨痹”,中医药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陕中附院通过多年应用热敷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实践,取得了预期疗效。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观察温经通络法(热敷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患者的疼痛、肿胀和生活质量指数及对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来进一步验证该疗法的疗效。通过探讨温经通络法(热敷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更好地研究和推广防治膝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的有效方案。   方法:将75位膝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患者分为模型参考组(重度15例)、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并进行相应处理。各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疼痛、肿胀、生活质量)并抽取关节液,取关节液上清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中IL-6含量。   结果:模型参考组、治疗组和对照2、3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和生活质量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对照3组要优于治疗组及对照2组,有统计学意义。对照1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和生活质量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2、3组关节液内IL-6含量在治疗前均低于模型参考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均低于模型参考组治疗后(P<0.05)。对照3组关节液内IL-6的含量低于治疗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治疗后关节液内IL-6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温经通络法(热敷散)外敷通过调节关节腔内滑膜分泌的IL-6的水平,抑制无菌性炎症过程,从而起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寒湿阻络型)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的效果相当,略低于温经通络法(热敷散)外敷和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合用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制定《喘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右心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初稿。方法:第一部分文献研究。回顾中医喘证主要古籍文献以及利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查阅古代及现代有关治
  目的:通过对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型心衰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改善、急性加重次数、6 分钟步行试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尿、粪常规等指标观察,探讨参附益心颗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重复测量的试验设计,观察比较中药胃炎2号颗粒与替普瑞酮(施维舒)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
目的:  研究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中医干预方法,制定出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实践指南,促进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方案的规范化,为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提供可靠证据,确保
  研究背景:导师吕海江老师是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从事中医眼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致力于角膜病和眼底病的研究,擅长眼科
目的:通过观察慢盆炎方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以明确慢盆炎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6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