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载重金属污染粉尘与人体常见菌界膜作用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提出以大气颗粒物中的高硅钙质矿物细颗粒作为复合颗粒物的载体,载带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Pb/Cd/Cr,制备共载重金属污染粉尘,以研究复合的重金属污染粉尘对人体常见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联合毒性作用及毒性机制;从膜表面基团、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水平3方面入手深入的探讨共载重金属污染粉尘对人体常见菌的界膜作用机制,可为评价大气中复合矿物颗粒物吸入人体后的毒性效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单一重金属离子Pb(Ⅱ)/Cd(Ⅱ)/Cr(Ⅵ)作用后大肠杆菌膜表面磷酸二酯基团峰位偏移,蛋白质酰胺I带β-sheets/α-helices比值降低,表明细菌菌体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琥珀酸脱氢酶、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Pb2+/Cd2+可抑制大肠杆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促使半醌在Q循环过程中堆积,继而导致胞内ROS产生增多,GSH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揭示重金属离子在适当浓度范围内,可促进细菌生长,促进细胞有氧呼吸,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细菌能量代谢酶的活性,导致细菌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进而对细菌产生毒性。载重金属高硅质粉尘对大肠杆菌菌体膜表面基团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膜表面磷酸二酯基团、多糖分子及蛋白质二级结构;作用后细菌膜结合功能酶活性可能是一种代偿性的增加,ATPase酶活力提高分解更多ATP产生能量用于细菌抵抗氧化应激;对膜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体现在作用后细菌胞内ROS/MDA增多,GSH含量下降,引起氧化损伤;揭示载重金属高硅质粉尘可影响细菌的膜表面功能基团、能量代谢酶及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载重金属高钙质粉尘与大肠杆菌在PBS缓冲溶液作用后,大肠杆菌细胞活力降低,膜表面功能基团(膜表面多糖分子、蛋白分子及磷酸二酯基团)受损,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而载重金属钙质粉尘与大肠杆菌在0.9%Na Cl溶液作用后,大肠杆菌细胞活力显著升高,主要是由溶出Ca2+导致。高钙质矿物细颗粒溶出Ca2+与重金属离子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发现,设置的低浓度Pb(Ⅱ)/Cd(Ⅱ)组,加入Ca2+可显著缓解重金属离子毒性,但当Pb(Ⅱ)/Cd(Ⅱ)浓度增高后,加入Ca2+可加重重金属离子毒性,协同影响细菌的正常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研究发现Pb(Ⅱ)/Cd(Ⅱ)/Cr(Ⅵ)与高硅质粉尘、高钙质粉尘间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减弱了粉尘与重金属离子各自的毒性;高浓度重金属负载的高硅钙质粉尘对细菌的毒性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毒性,但毒性仍小于重金属与高硅钙质粉尘的相加毒性。研究表明载重金属高硅钙质粉尘与人体常见菌的界膜作用因细菌壁膜结构、作用介质、矿物粒径、重金属复合模式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总体而言,在实验研究的剂量范围内,载重金属高硅钙质粉尘与大肠杆菌界膜作用机理存在一定的共性,即毒性特点均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即低浓度重金属添加,表现出兴奋效应,体现在作用后细菌胞内抗氧化酶及能量代谢酶活性增加;高浓度重金属添加,表现出抑制作用,体现在作用后细菌胞内抗氧化酶及能量代谢酶活性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高硅/钙质粉尘界膜作用毒性的差异主要是由高硅钙质粉尘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表面电位、溶解特性等)不同导致的。
其他文献
简述了移动床(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3种煤气化技术的进展,主要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提出了对煤气化技术选择的建议,认为大型化是煤气化技术发展的方向;
林业生态建设,具有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质量等作用,有利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分析了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陕西关中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最后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而促使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公开投投标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部分,在建筑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对于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使得产生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些气体中甲醇的毒性较大,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血液系统和神
氯乙烯(VCM)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合物,我国是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大国,由氯乙烯共聚物合成的性能各异的树脂在我国各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氯乙烯毒性较大,可以对心、肺、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