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筝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据历史可考的记载,古筝是我国具有历史的乐器之一。当代筝乐突破了传统筝乐的创作风格,运用很多新的创作手法,使得当代筝乐比传统筝乐更具表现力,为人类音乐的文化宝库也增添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当代筝乐的创新改革,更是促进了古筝走出了我们的国门,迈入了更为广阔的国际,与多元化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古老的中华民族弹拨乐器--筝,现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中国古筝音乐方面,无论是在演奏形式还是创作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大大拓宽了古筝音乐的表达能力。现代筝曲的创作运用很多传统元素与现代的结合,融合进了现代音乐能更好地带动古筝的发展。正是因为对传统理念的重视,作曲家与演奏家在创作方面很重视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而不是单地进行远离传统的创新。这样不但很好的保留了传统乐器古筝的特色,也能够为古筝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便更多的人熟悉了解到古筝。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在创作上对民族元素、古代传说、戏曲曲风、中外各国的舞曲风格等方面都有涉及到,并借鉴这些优秀的文化元素为基础进行古筝作品的创作。青年作曲家陈哲老师创作的古筝作品,是由当代作曲家、当代演奏家对这件古老的乐器的新的尝试。这些作品表达了有上古神话,有过去的传说,有历史,还有我们民族的风味。传统民族乐器古筝,就可以演绎如此内涵丰富的故事,而且表达的方式非常创新。这不仅代表了现代作曲家与现代演奏家的追求更加完美的合作,也是我们对未来中国音乐创作的一种前瞻。主要古筝作品有:古筝与钢琴《晨兴》;古筝独奏《墨影丹青》;古筝与乐队《苍歌引》、《本生纪》;组曲《儿时回忆》;古筝与打击乐《大武》;古筝与室内乐《媱花》;古筝独奏《逐日》;筝与群筝《蹀马倾杯舞千秋》等。笔者选择了其中三首取材分别来源于中国元素里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古筝作品来进行研究。取材于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的古筝与钢琴《晨兴》,取材于我国古代六代乐舞之一《大武》的古筝与打击乐《大武》,取材于湖南花瑶的挑花技艺的古筝与室内乐《媱花》。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古筝的历史与文化源流,并阐述了古筝的发展与现状。第二部分,作曲家简介及代表作品概况。第三部分,三首古筝作品的音乐分析,对作品的定弦、曲式结构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三首古筝作品的演奏研究,第五部分,阐述了古筝与各类乐器配合对于乐曲表现出的不同功能,以这三首代表作品为例古筝与钢琴、古筝与打击乐、古筝与室内乐进行分别阐述。第六部分,陈哲古筝作品的多元文化特性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