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完善银行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项核心任务。2003年底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完善公司治理。2006年随着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入新的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国内A股市场上已有十四家上市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的上市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有效,不仅直接反映了这些上市银行的经营基础,而且对其他未上市银行改革的深化和公司治理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按其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公司治理机制可划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由于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诸多特殊属性,使得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银行治理机制的设计更加倚重于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激励在内的内部治理机制。
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结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选取深圳发展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在内的五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的样本。首先从财务效益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安全性三个方面出发,按照关键性筛选出7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5家上市银行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其次根据内部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结果,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监事会机制和高管激励这几方面对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内部治理机制的治理效应得到了证实,然而包括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监事会会议次数在内的部分内部治理变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本文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相应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