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层出不穷,研究资料也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滥用盈余管理的现象。引起目前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滥用。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正好可以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但是多数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缺陷。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导致盈余管理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开始关注盈余管理的问题,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理论综述,而研究对象多是选取全部上市公司,很少有专门研究民营上市公司的,进行实证分析的就更是少数了。所以笔者在本文中采用实证研究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衡量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民营上市公司,针对这个对象,首先对民营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进行了理论综述,从涵义、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为第四部分的实证研究做好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先分析了几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特点,并进行了评价,选用截面扩展的Jones模型并对其加以修正。选取深市147家民营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管理层结构四个方面出发,选取10个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变量,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结果分析发现,要从根本上约束盈余管理行为,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着手,并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现象,包括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加强经理层激励机制等措施。从根本上防范盈余管理的发生,从而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