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对ACS患者抗炎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分别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清WBC计数、血脂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抗血小板药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对ACS患者斑块稳定性和炎症抑制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它们与他汀类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将入选的8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基本治疗组(常规用药+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基本治疗组)和西洛他唑组(西洛他唑+基本治疗组),分别观察治疗3周后血脂、白细胞计数和Hs-CRP、TNF-α、IL-1β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三组在治疗后WBC计数、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下降幅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三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上升(P<0.05),西洛他唑组上升幅度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三组治疗后TNF-α、IL-1β和Hs-CRP水平均下降(P<0.05),氯吡格雷、西洛他唑两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基本治疗组(P<0.05);而氯吡格雷、西洛他唑两组间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前后TNF-α、IL-1β变化值与HDL-C变化值呈负相关(r=-0.38,P=0.04;r=-0.39,P=0.03);⑤氯吡格雷、西洛他唑两组胸痛缓解明显,心脏恶性事件下降,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联用西洛他唑或氯吡格雷较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进一步降低致炎因子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即通过多重机制促进斑块稳定,减少心脏事件;其中西洛他唑还可通过升高HDL,与他汀类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联用后安全可靠,方便可行。
其他文献
背景: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又称许兰-亨诺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异质性、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皮肤血管炎症,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的白细胞破碎、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