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空间是村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对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村镇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都发生了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转变。在产业经济转型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村镇地域正在经历功能转变和空间重构,村镇居民的生活理念与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下,基于对城镇空间建设的反思和人本主义的视角的回归,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空间的提升成为研究重点。关注村镇居民的日常活动特征及生活空间需求,探讨其生活行为与生活空间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可为村镇生活空间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以时间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为理论依据,在系统梳理日常生活及生活空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具有“城”、“乡”双重属性的惠州市龙门县为例,选取永汉镇、龙江镇、蓝田瑶族乡3个典型镇(乡)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活动日志和访谈进行调查,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传统”的对弈环境下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及生活空间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二章为研究基础,界定了村镇、生活空间及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对生活空间及村镇生活空间的研究内容、趋势进展进行综述。第三章阐述了龙门县及3个典型镇的基本情况和样本的属性特征。第四章分析了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的一般性特征,并对不同活动路径样本进行归类、总结典型类型,探究个体活动时间和空间差异的内在原因,进一步深入挖掘居住、消费、交往、休闲娱乐、出行五类村镇居民日常活动的活动形式、时间及距离特征。第五章聚焦于居住、消费、交往、休闲娱乐四类生活空间,分析了活动空间选择偏好及调查村镇现状空间类型与特征。第六章在四、五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村镇居民生活空间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二者的互动关系,梳理了调查村镇各类生活空间现状问题并从居民满意度及需求出发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最后,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对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评价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