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T纹理分析在鉴别胃间质瘤和良性胃黏膜下肿瘤中的诊断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胃黏膜下肿瘤(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GSMT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的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98例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患者和44例良性胃黏膜下肿瘤(benign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benign-GSMTs)患者(其中33例胃平滑肌瘤,11例胃神经鞘瘤),均在治疗前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并且收集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评估肿瘤的CT影像特征主要包括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肿瘤边缘、强化均质性、钙化、表面溃疡、坏死和肿大淋巴结,测量肿瘤最大径,并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名观察者间图像评估的可重复性。两组间定量资料的统计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定性资料的统计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筛选出鉴别GSTs和benign-GSMTs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影像特征的诊断效能。将静脉期的肿瘤轴位最大层面原始图像以DICOM格式导入Ma Zda软件进行纹理分析。勾画肿瘤的边缘,绘制得出ROI。勾画时紧贴肿瘤边缘,尽量避免纳入病变周围的脂肪、空气和水。ROI选定后软件将自动生成相关的参数,再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两组间纹理分析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T纹理特征鉴别GSTs和benign-GSMTs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影像特征联合CT纹理特征的诊断效能。根据ROC曲线的AUC值,评价CT影像特征和CT纹理特征对GSTs和benign-GSMTs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142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其中胃间质瘤98例,良性胃黏膜下肿瘤44例(胃平滑肌瘤33例,胃神经鞘瘤11例)。结果显示CT影像特征中的年龄、肿瘤最大径、性别、生长方式、肿瘤边缘、强化均质性及坏死可作为鉴别胃间质瘤和良性胃黏膜下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纹理特征中的Kurtosis及Entropy可作为鉴别胃间质瘤和良性胃黏膜下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影像模型与影像联合纹理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52和0.932,敏感度分别为72.7%和86.4%,特异度分别为84.7%和89.8%。影像联合纹理模型的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比CT影像模型高。结论:1.CT影像评估中,年龄、肿瘤最大径、性别、生长方式、肿瘤边缘、强化均质性及坏死对鉴别胃间质瘤和良性胃黏膜下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2.CT影像联合纹理模型在胃间质瘤和良性胃黏膜下肿瘤的鉴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诊断效能比CT影像模型更高,有助于临床精准诊断。第二部分CT纹理分析在评估胃间质瘤不同危险度分级中的诊断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方法在评估和鉴别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不同危险度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的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患者98例,均在治疗前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并且收集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评估肿瘤的CT影像特征主要包括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肿瘤边缘、强化均质性、钙化、表面溃疡、坏死和肿大淋巴结,测量肿瘤最大径,并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两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筛选出鉴别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影像特征在评估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的诊断效能。将静脉期的肿瘤轴位最大层面原始图像以DICOM格式导入Ma Zda软件进行纹理分析。勾画肿瘤的边缘,绘制得出ROI。勾画时紧贴肿瘤边缘,尽量避免纳入病变周围的脂肪、空气和水。ROI选定后软件将自动生成相关的参数,再进行特征参数提取。两组间纹理分析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鉴别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影像特征联合CT纹理参数在评估不同危险度分级胃间质瘤的诊断效能。根据ROC曲线的AUC值,评价CT影像特征和CT纹理特征对低度和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98例胃间质瘤患者,其中低危组胃间质瘤58例,高危组胃间质瘤40例。结果显示CT影像特征中的肿瘤最大径、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肿瘤边缘、强化均质性、钙化及坏死可作为鉴别低危组胃间质瘤和高危组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纹理特征中的Mean、Perc.10%、Perc.50%、Perc.90%及Perc.99%可作为鉴别低危组胃间质瘤和高危组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影像模型与影像联合纹理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942和0.964,敏感度分别为82.5%和85.0%,特异度分别为98.3%和94.8%。影像联合纹理模型的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比CT影像模型高。结论:1.CT影像诊断中,肿瘤最大径、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肿瘤边缘、强化均质性、钙化及坏死在低危组和高危组胃间质瘤的鉴别中具有一定意义。2.构建CT影像模型和影像联合纹理模型来鉴别不同危险度的胃间质瘤,影像联合纹理模型的诊断效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