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献甫制艺活动系年及时文稿整理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鄭獻甫是清代廣西著名的學者,一生經歷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在詩歌、散文、駢文、時文、經學、方志編篡等諸多領域都有建術,著述豐富。八股制藝是鄭獻甫一生從事的重要活動,本文將圍繞鄭獻甫的制藝活動對其生平展開系年,依據現存的鄭獻甫本人的各種詩歌文集,以及友朋別集、政書、地方志等各方面史料勾1爬梳,編制鄭獻甫制藝活動系年,以期全面客觀地反映譜主一生的制藝行跡,為學界深入研究鄭獻甫本人及其制藝思想提供便利。《補學軒制藝》是鄭獻甫重要的時文創作實踐,其中包含大量他人批語,兼有尾注,為研究清代八股文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所附《制藝雜話》全面展現了鄭獻甫獨特的制藝思想,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和意義。本文將對《補學軒制藝》全文進行整理,以便於學者進一步全面研究鄭獻甫及其思想。
其他文献
科技的发展在为大规模数据的价值开发提供可能性的同时,也为数据的滥用提供了便捷工具,这使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议题。“知情同意”规则作为个人数据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即被立法者寄予厚望,但其实际适用效果不尽人意。于是在日益强调数据的处理和流动价值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知情同意”规则的存废之争。但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知情同意”规则并没有被立法者所抛弃,反而有被强化的趋势,我国也
学位
学位
魏晋易代之际,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与动荡复杂的社会环境,让身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士人心态表现为复杂、矛盾、多变。嵇康,作为当时著名群体“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又拥有曹魏姻亲的身份,不可避免地卷入曹魏与司马氏两大政治集团的对峙斗争之中,最终深陷囹圄,为司马氏集团所杀,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这场政权斗争中,嵇康从怀有荣进之心,积极入仕到心怀忧惧,为保全生命,隐逸避祸,其心态变化错综复杂。嵇康对司马氏政权
学位
我国于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加入“不得诱使他人犯罪”条款,学界认为这是将犯意引诱型诱惑侦查归入非法诱惑侦查的范畴内,而我国在实践中针对非法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却一直以2008年的《大连会议纪要》的实体从轻为原则,这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诱惑侦查的规制原则不符,也与域外法治发达国家通行做法不符,同时也违背刑事诉讼原理,本文拟借助现有诱惑侦查理论,立足于100余件案例分析,采取实证研究和理论
学位
股权质押虽然因融资成本低、融资便捷等优点而受到上市公司股东的欢迎,但随着质押规模的扩大,伴随股权质押而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股权质押后,如果质权人预感股价可能下跌,会选择平仓即抛售股票以保证收回资金,而短时间内大量抛售股票的行为极易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丧失控制权。因此出于稳定控制权的需要,进行了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有动机实施违规市值管理行为以保证股价稳定。除此之外,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意味着其正面临资
学位
红黏土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中,受循环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研究红黏土的累积变形特征可为路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新思路。采用SDT-20动三轴试验仪对贵阳原状红黏土的累积变形及动力稳定特征开展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动应力幅值、围压对累积变形规律的影响,确定红黏土在低围压作用下的临界动应力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提高动应力幅值和围压,能显著改变累积变形特征,可将其划分为稳定区、临界区和破坏区,以稳定型、临界型和破坏
期刊
揭傒斯是元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他在文坛、诗坛、书法领域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对当时及后代影响深远。作为有元一代诗文大家,揭傒斯的诗歌创作一向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在元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揭傒斯以布衣之身入仕元廷并成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其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内容丰富,而且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将立足于理论与实际,以揭傒斯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为切入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对揭傒斯的诗歌理论
学位
晚唐前期,社会内忧外患,中下层文人做官机会少,但这一时期各地方镇幕府大盛,为沉沦下潦的广大士子提供了出路。段成式、温庭筠、韦蟾、余知古等人远离政治中心,因理想无法实现、遭遇贬谪、生计等原因投身襄阳徐商幕府,期间往来唱和,在唐大中十年至十四年(856-860)形成了襄阳诗人群体。目前,学术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并不充分,只有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一书对襄阳诗人群体的存作进行了简单的评述。本文
学位
焊接约占船舶制造工作总量的35%,焊接成本在船舶制造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为30%~50%。因此,对船舶制造来说,焊接工艺是最为关键的工艺,相关人员应对其高度重视。基于此,就船舶制造中焊接的工艺分析与改进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隐含技术特征是专利实践中产生的概念。虽然我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对隐含技术特征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不乏相关的案例,《专利审查指南》中也有对隐含技术特征的一些原则性规定。根据威科先行数据库的搜索结果,隐含技术特征最早出现在2003年浙江小家伙食品有限公司专利侵权案中,2010年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利侵权案中也有体现,2016年之后相关案例逐渐增多。从涉隐含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