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联弱凝胶是一种由低浓度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凝胶体系,它主要是利用聚合物链上的反应基团与交联剂作用后形成冻胶体,但是这类堵剂的胶凝时间较短,注入地层过程中就开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凝胶,无法到达地层深部进行封堵。采用微胶囊技术将交联剂与聚合物有效地隔离开来,再通过交联剂的缓慢释放来延迟交联剂和聚合物的胶凝时间。本文采用PVA溶液为粘结剂将无机粉末状CrCl3粘结制成微胶囊核粒,再采用反相悬浮技术,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进行聚合包裹制备了CrCl3微胶囊。IR证实微胶囊包裹层为交联的PAM; TG曲线表明微胶囊的耐热温度达到240℃,其耐温性足以满足在油井中的施工温度;SEM照片证实所制备微胶囊表面包覆较完整,有部分微小孔隙。对CrCl3微胶囊中Cr3+的释放研究表明,微胶囊Cr3+的释放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微胶囊芯壁比的增大而增加,微胶囊Cr3+释放率随着包裹层中聚合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在释放温度70℃,矿化度2g/L条件下,微胶囊最大释放率达到73%,说明微胶囊缓释性能良好。微胶囊Cr3+的释放过程可划分缓慢释放阶段、快速释放阶段以及释放平衡三个阶段。微胶囊Cr3+的释放动力是微胶囊内外Cr3+浓度差。在缓慢释放阶段,微胶囊内Cr3+聚合物包裹层向外扩散迁移,该阶段微胶囊中的Cr3+释放率Qr与时间为线性关系。在快速释放阶段,微胶囊内Cr3+通过逐渐溶胀的聚合物包裹层快速释放,在该阶段微胶囊Cr3+释放率Qr与时间仍为线性关系,但其直线斜率要远大于缓慢释放阶段。在释放平衡阶段,微胶囊释放率不再增大。对CrCl3微胶囊/HPAM体系的成胶性能研究表明,微胶囊/HPAM交联体系的表观粘度与微胶囊用量有关,随微胶囊用量增加而增加;微胶囊/HPAM交联体系的成胶时间与温度和芯壁比有关,随温度的降低和芯壁比的减小而延长。交联体系成胶时间可以延缓到50h以上,表明包裹颗粒缓释性能良好,达到了延缓成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