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传统商务模式“进化”的产物。电子商务以其显著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所青睐。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电子商务并未带来预期的利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网上信用危机问题:一方面是网上初始信任建立困难,另一方面是欺诈盛行。信用危机严重抑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中介模式这一解决途径。中介模式是指中介系统通过自身的制度安排,对网上交易行为进行约束,从而降低网上各交易环节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对网上信用风险的控制。
本文集成电子商务、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尝试对中介模式运行的载体、运作机理和有效性等三方面展开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旨在为防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提供借鉴作用。
第一,研究中介系统的框架。由中介模式的内涵可知,中介系统是中介模式运行的载体。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中介系统框架,明确系统内各中介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并按功能将中介系统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分工与协作,即中介系统的核心层、支撑层和基础层。
第二,研究中介模式的运作机理问题。首先阐述了中介模式的制度安排及其工作原理;其次,对中介模式如何控制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最后,从博弈论和算例两方面对上述模拟过程的条件进行求解。研究结论表明:中介系统能够通过自身决策,如调整数字证书的价格和罚款系数,实现对网上交易者行为的优化设计,从而达到控制信用风险的目的。
第三,对中介模式有效性进行一个实证检验。主要采用实验经济学和多元回归的方法。为了简化研究,本部分以信用图章作为中介系统的典型代表,并把信用图章的促进网上销售的功能作为测度其风险控制效果的间接指标。研究表明:信用图章能够显著促进网上销售,这从侧面验证了信用图章具有控制网上信用风险、提升网上信任的功能;网上商品特性和信用图章自身的核心业务是影响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的简要结论是,中介模式具有提升网上信任与控制JxL险的功能。其对网上信用风险控制的效果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决策,如数字证书的价格、罚款系数和核心业务的开展。上述研究结论为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中介组织自身的业务决策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