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中的希望之路——“在路上”电影形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提出"在路上"电影形态的概念.在引言中,作者将简单介绍进入作者研究视野的"在路上"电影的概况,同时引入电影形态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以下两组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公路电影和"在路上"电影;电影类型和电影形态.正文参考电影形态学的研究方向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漫游者和他的影子——"在路上"电影的精神特质.这一部分将从"在路上"电影的主人公"漫游者"身上发掘出该类电影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阐释.从漫游者由"无根的灵魂"到"觉醒情境",经历了"自欺"和"焦虑"的煎熬从而最终走向"自我超越"的心路历程,透视出整个人类对于自我价值的痛并快乐着的寻求.第二部分:因主之名——"在路上"电影的宗教形态.该部分立足于"在路上"电影产生的宗教背景,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角度考察宗教对这类电影从形式到内容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从宗教和世俗、信仰和救赎相对立的角度探索"在路上"电影为我们提出的另一种生存之道.第三部分:"在路上"电影的历史渊源.该章主要探讨"在路上"这一叙事形态的生成和发展:从希腊神话、流浪汉小说中寻找其原型模式,从美国西部文学和西部电影中找寻其发展轨迹,最后在美国早期公路电影中确立其最初的叙事规范和原则,从而在整体上勾勒出"在路上"这种结构的文化及文学源头.第四部分:简约而不简单——"在路上"电影的结构特征.该章选取了"在路上"电影叙事结构上的一些重要特征,以此来发掘此类影片在故事、结构与思想之间的贯通性.该章的关键之处在于对这类电影进行的是舍"面"逐"点"的研究,目的是使其结构上的相似点浮现出来,从而最终确定:"在路上"这种结构在该类电影中已不仅仅是叙事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叙事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力量.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整体研究,并站在中国电影的立场上认识"在路上"电影的价值,从而对中国民族电影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但丁的《神曲》作为"中世纪的史诗",无论在人类文学史上还是思想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文尝试着对它的神学思想极其人文意蕴做出深层次的论证.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宗教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曹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三国时代被收录和引用数量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曹植集的隋唐旧本至宋代便亡佚了,因此从宋代开始,人们便不断
村上龙是日本现代重要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叛意识。他的创作视野宽阔,立意高远,不局限于日本民族与社会,具有透视整个人类社会的意识。  村上龙的
学术界公认,曹丕的"文气论"不仅开创了中国文论中"气"的学说,而且触及了文学的根本特征.正由于此,曹丕的"文气论"引起了历代文论家的关注和深入探讨,结果"文气论"成为中国文
该文主要從古文字學的角度對甲骨文中記載的天象記錄進行了整理和研究,內容共分為四章: 第一章對甲骨文中的日月食記錄進行了證認.肯定了賓組卜辭中的五次月食記錄;否定了"三
废名的小说是上个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现象.他创作的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表现出的创作中的探索性值得注意.他的小说信息量很大,包容中带着哲理的美.行云流
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大宗,但是古典诗歌转入现代,山水诗却几乎断了线.孔孚是新诗史上致力于为传统山水诗接线的第一人,他为诗坛留下了大量现代山水诗精品和自成体系的诗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