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DI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理论方面,FDI对引资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得到肯定的,其既可以通过对引资国的资本形成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引资国的经济增长。但在实证研究方面,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一直存在争议,于是学者们开始探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直到21世纪初金融发展才成为研究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个新视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吸收的FDI数量飞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其吸收的FDI数量在全国一直占据较大份额。但它吸收的FDI是否真正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利好呢?另外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发展速度较快,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其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否影响了当地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是通过何种渠道来影响的?基于此本文将在研究长三角地区FDI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框架中纳入金融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发挥的作用。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以分析其在长三角地区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为主线,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并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长三角地区经济、FDI和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特点进行阐述,并且将长三角内部两省一市、长三角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在基于我国国情与长三角地区实情的基础上对金融发展进行测度,选取了金融相关率和对非国有部门的贷款比重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接着在前文的理论分析以及数据基础上设立了模型,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过程首先用两个指标分别代入模型进行分析金融发展是否能促进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后选取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金融效率指标,即对非国有部门的贷款比重继续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到底是通过资本形成还是技术进步渠道来促进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长三角地区FDI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加入金融因素后,金融相关率没能在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而对非国有部门的贷款比重即金融发展效率却能明显增强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内部两省一市的金融发展效率水平在促进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和作用大小方面存在差异。江苏和浙江两省金融发展是通过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两个渠道结合共同促进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上海市则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实现对FDI经济效应的扩大作用。但两省一市金融发展在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促进FDI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均存在门槛值,这主要是因为相对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FDI规模来说,其金融发展程度还较低,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FDI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才为正。最后结合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提出提升FDI质量、优化资本结构,深化金融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区域布局、有效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等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