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有效的分配光纤和波长既是WDM全光网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对以往的RWA算法有了较为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博弈论的RWA问题模型。在我们提出的问题模型中,每个连接请求都被赋予了一个权值,代表被成功响应时发出连接请求的用户付给全光网络的报酬。建立连接请求的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研究的是在所有用户都给出了报酬值的情况下,如何响应这组连接请求使得网络获得的报酬之和最大。针对论文中建立的问题模型,我们设计了一个相应的RWA算法,叫作LPC-RVL算法。LPC-RVL算法把RWA问题分成路由和波长分配两个子问题分别解决。在路由算法中,引入了链路损耗的概念。每条链路上的损耗值和此链路上剩余的波长数成反比。Dijkstra算法用来为每一个连接请求寻找一个最短路径路由。在波长分配算法中,引入了相关连接请求集合和权值损失的概念。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相关连接请求集合中的连接请求的权值损失之和最小的波长才会被选择。为了对LPC-RVL算法性能进行评估,本文给出了一个普通的RWA算法,叫作LHC-FF算法。LHC-FF算法仍然使用Dijkstra算法为每个连接请求寻路,但是每条链路的损耗值不再随剩余可用波长数变化,而是固定值1,当可用波长数为0时变为无穷大。波长分配算法使用经典的First-Fit算法。从仿真结果看,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模型,LPC-RVL算法性能优于LHC-FF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