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恋爱现象的普遍化使得一味回避的传统观念不断遭受冲击,学校、社会对于高中生恋爱的态度悄然变化着:从最初的完全禁止恋爱到不提倡、不支持,到如今合理疏导思想成为了处理高中生恋爱的主流思想。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对朦胧恋情充满好奇和渴望,而这种好奇与渴望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必然会引发诸多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道德观和理性上还不够成熟,往往对于恋爱本质、内涵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导致恋情影响到学业甚至身心健康。恋爱观是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爱情上的集中体现。高中生恋爱有何性别差异,如何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爱情,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学业的关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无法回避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中生恋爱的现状和性别差异,采用SPSS18进行统计。分析高中生恋爱在择偶观、贞操观和道德约束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简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是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第三部分则是以第二部分的分析结果为依据总结高中生恋爱的现状和性别差异;第四部分则是以调查数据中显示的性别差异为依据提出的高中生恋爱疏导策略;第五部分是对全文主题的简要总结和升华。论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角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吸收和借鉴其优秀的部分,也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高中生恋爱的现状和性别差异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