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型世言》是继“三言二拍”之后的又一部影响较大的话本小说集,被并称为“三言二拍一型”。由于《型世言》长期失传,直到1987年才由台湾学者在韩国首尔大学的奎章阁发现,并校订出版。此后,学术界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材料匮乏,加之时日较短,目前学术界对《型世言》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文字校订和版本考据方面,虽有部分论文涉及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但多是单篇作品的分析和个别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型世言》以“树型今世”为创作宗旨,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重振纲常的愿望。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陆人龙的生平和《型世言》的创作背景,以及《型世言》重新被发现的过程及研究概况;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研究《型世言》的思想价值,论文从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思想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创作具有道德的说教性等三个方面、九个角度论述了《型世言》的思想价值与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次重点,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型世言》所塑造的八种形象类型;第五章客观地介绍了《型世言》在思想与艺术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的结语指出:《型世言》是一部在明末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背景下,以重建封建纲常和伦理道德为旨归的小说集,在作品中,作家以济世补天的责任感“以为世型”,并站在正义的立场进行道德审判,这其中绝大多数篇章所弘扬的都是传统美德,所唾弃的都是恶德败行,这也正是其思想价值所在。《型世言》堪称是明末话本小说又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它不仅能与“三言二拍”并称,而且以独有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流传至今,供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