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升超贫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48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升超贫磁铁矿是近年来在木兰县新发现的磁铁矿,截止2014年4月30日,木兰县东升超贫磁铁矿累计查明(331+332+333)铁矿石资源储量3578.71万吨,mFe平均品位8.81%。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2442.40万吨,mFe平均品位8.6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43.64万吨,mFe平均品位8.8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992.67万吨,mFe平均品位8.89%。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矿资源供不应求,虽然近几年铁矿石价格波动较大,但铁矿石价格总体仍在高位上运行,因此木兰县东升铁矿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升矿床虽然品位较低,但因其易选且规模较大的特点,故仍作为一种矿产来开发利用。由于该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矿床地质特征不明确和找矿方向的的模糊等因素制约了找矿工作的进展,因此对该矿床进行全面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进一步确定研究区内找矿方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兴安地槽区吉黑褶皱系木兰-伊春褶皱带南端。构造活动频繁,主要有北东向、南北向和北西向构造。矿区出露地层较为单一,按时间顺序由老至新为:中奥陶世小金沟组(O2x)、白垩纪建兴组(K1jn)、第四系(Q42)。单斜构造的岩层覆盖了矿区,倾向SW,走向NW,倾角为35°-45°。矿区内断裂基本上分两组:一组为走向北东;另一组为走向北西。在角闪岩体内部和变质岩层内部以及在接触带附近均有发育,成为各种岩脉和矿液活动的通道。矿体主要产于角闪石岩体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产状近水平。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磁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角闪石、透闪石和已蚀变的辉石。金属矿物主要呈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矿床成因为基性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东升矿床所处位置的航磁特征表现为呈椭圆状产出的低缓磁异常带,规模中等,异常中心强度在600-1000nt。进一步对该区进行1:1万高精度磁地测量,发现高精磁测结果可以有效的区分岩浆岩与地层,以及揭示区域构造,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与磁场的关联性,可以利用高精度磁异常有效地指示磁铁矿体。本文共圈出11条磁异常带,并结合地质研究确定6处重点找矿靶区,正磁异常凸起处为找矿有利部位。通过对东升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等信息的分析总结,本文确定了该矿床的构造、岩浆岩等找矿标志以及将相应的高磁异常区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矿化蚀变作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其他文献
宝力高庙组在区域上划分为两段,下段为正常碎屑岩段,上段为火山岩段,本文对研究区内宝力高庙组火山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测年进行研究,将该套火山岩细分为三个段,其中
烟草翻译起始因子家族成员eIF4E-6(Ntab0942120)与马铃薯Y病毒VPg互作决定着PVY对烟草的侵染进程,为打断PVY对烟草细胞的侵染途径,增强烟株自身对PVY的抗性,本研究应用TALENs
在大规模密集的WLAN部署环境下,用户在统一管控下的不同接入点(AP)之间的切换越来越频繁,然而传统切换机制会带来较长的时延,因此,如何保障在切换时的用户体验是一个严峻的挑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玛南斜坡风城组优质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对云质岩、火山岩等优质储层进行准确识别。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其次,利
吉林省桦甸市鹿角沟金矿床位于桦甸市红石砬子镇高兴屯东。近几年来通过大量的地质、物探和化探工作,已在研究区内发现了小型金矿床多处,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研究区位于华北
在多媒体、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可容错的应用中,即使计算过程不完全精确也能产生有用的结果,此时容错应用中的精确计算电路就会造成系统硬件资源的浪费。非精确计算的思想是
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是一株生长快,油脂累积量高,具有可开发生产生物柴油的单细胞绿藻。本论文以产油尖状栅藻为实验材料,以改良BG-11(1.0S)为对照,设置0.25S、0.5S
伴随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复杂断块油藏也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对象。储层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直接目的层,准确地预测储层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对于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
本文设计并合成出三个N-苯基咔唑-均苯三甲酰胺衍生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超分子自组装及空穴传输性能。以对乙酰氨基苯酚和卤代烷为起始原料,经过优化设计的反应路线成功合成出具有不同烷氧基链的N-苯基咔唑-均苯三甲酰胺目标分子7-C1、7-C6和7-C12。通过1H NMR、13C NMR和质谱,对目标分子以及重要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浓度梯度核磁共振氢谱及偏光显微镜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基因组序列的信息量呈现爆炸增长的趋势。人们迫切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工具,而要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首先需要识别出DNA编码区也就是最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