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与主要功能性状的海拔格局——基于区系数据库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拔梯度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模式及其潜在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大尺度上物种的丰富度格局以及各种假说的相对解释能力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广义秦岭为研究对象,基于地方植物志资料中3538个物种的分布数据,分析了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特有种丰富度的海拔格局,检验不同假说对此格局的解释能力,并用多种方法检验Rapoport法则在本地区的适用性。此外,许多易于观测和度量的植物特征,都能客观地表现出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沿海拔的空间变化能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这些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但是,针对某一区域大量物种植物性状沿海拔梯度变化的研究较少,而且因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数据检验和机制研究。所以,我们还探讨了主要功能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  秦岭山脉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格局呈单峰型(R2=0.67,P<0.001),在海拔1000~1500m之间物种数达到峰值。而不同海拔上三种分类水平科、属、种的丰富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秦岭地区特有种所占的百分比和密度均随海拔高度单调递增。然后,我们比较了种面积关系(SAR)、中域效应(MDE)和生态代谢理论(MTE)对这种格局的解释力。结果发现三种假说的独立解释量均很小,但SAR与MDE的共同解释量很大(80.4%)。之后,我们采用Pagel上限法检验秦岭种子植物物种海拔格局符合Rapoport法则,而逐种法、Rhode中点法和Stevens法检验结果不支持该地区存在Rapoport效应,将所有的物种按照其分布幅度分组后,大部分结果支持Rapoport法则。  秦岭山脉植物生活型丰富,高海拔地区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植物叶片长度、宽度和叶片长宽比均随海拔单调递减,叶型谱以小叶物种数量最多,且叶形状变化不大的高位芽植物的叶面积随海拔单调递减。秦岭各海拔段平均种子质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小,但在低海拔波动较大。将种子质量分级后发现1g以下的种子明显在高海拔占优势适应性更强,也与风传播物种沿海拔单调递增的结果相符。不同生活型种子重量对比时,高位芽植物的种子质量最高,与种子质量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明显单调递增的结果一致。  结果表明,秦岭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单峰格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的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过程,面积和空间约束是主要影响因子,即更适合用空间假说解释。而Rapoport法则普适性的检验结果明显受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影响,将物种按照分布幅度分组可以部分消除中域效应的影响,对Rapoport效应的线性趋势反映更明显。植物叶面积随海拔升高减少,符合小型叶植物更适应寒冷地区的规律。种子质量与植株大小相关,而且小种子在高海拔占优势受资源因素的制约。
其他文献
昆虫细胞系已经成为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以及生物杀虫剂等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家蚕作为一种模式昆虫,对家蚕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培养细胞进行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长期以
线粒体基因组作为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最佳模型,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GenBank收录的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已经多达126种,但仅有非洲飞蝗(Locusta
摘要:本文从课堂价值、教学过程、教师角色、平等机制、合作关系及教学方式六个方面,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有效教学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2  有效教学理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
共生和寄生是海洋生物中常见的种间关系,豆蟹因为可以与分类地位较远的多种动物共同生活,因此是合适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胀腹豆蟹 (Pinnotheresexcussus)及其宿主钝缀锦蛤(Tap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分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用语义学、语用学的相关理论,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分层教学的实际情况,收集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词汇教学;词汇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3  一、背景描述  
摘要:本文针对巧设“有效问题”,建构“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有效问题;高效课堂;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44  “有效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对落实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的问题。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