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苯胺作为一种导电高分子,具有轻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介电常数易于控制等优点。本文通过探究苯胺聚合的酸碱环境,制备出导电性较高的聚苯胺,再与磁性纳米颗粒二硫化钴、四氧化三铁复合,来调节聚苯胺的阻抗匹配特性,提高微波吸收性能,从而制备“轻”、“薄”、“强”、“宽”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酸性(HCl浓度分别为1 mol/L,0.5 mol/L,0.1 mol/L)、低酸(pH=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苯胺作为一种导电高分子,具有轻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介电常数易于控制等优点。本文通过探究苯胺聚合的酸碱环境,制备出导电性较高的聚苯胺,再与磁性纳米颗粒二硫化钴、四氧化三铁复合,来调节聚苯胺的阻抗匹配特性,提高微波吸收性能,从而制备“轻”、“薄”、“强”、“宽”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酸性(HCl浓度分别为1 mol/L,0.5 mol/L,0.1 mol/L)、低酸(pH=2)、中性(pH=7)和碱性(pH=9)条件下,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出六组聚苯胺,并对其进行电阻率和吸波性能测试。酸性环境中生成的聚苯胺导电性能比较优越:当电阻率测试压强为20 MPa,HCl浓度为1 mol/L的环境中生成的聚苯胺的电导率为0.1(S/cm)。吸波测试结果显示: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生成的聚苯胺对1-18 GHz的电磁波为无效吸收,酸性环境中生成的聚苯胺更具有微波吸收的潜质。(2)磁性纳米颗粒二硫化钴(CoS2)/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通过两步法制备(水热反应和化学氧化聚合反应)。通过改变CoS2和苯胺的质量比来调节CoS2@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当苯胺和CoS2的质量之比为3:1时,PAFS3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磁波吸收特性:2.1 mm的PAFS3对频率为12.1 GHz处的电磁波的最强反射损耗可以达到-55 dB,有效吸收频率范围为9.6-14.4 GHz。(3)磁性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Fe3O4)/聚苯胺(PANI)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单模微波辅助法制备出Fe3O4纳米粒子,在其表面采取化学氧化法聚合苯胺。当Fe3O4质量为68 mg,苯胺(aniline)单体体积为200 μL(aniline与Fe3O4质量比为3:1)时,Fe3O4@PANI异质结构具有出色的吸波性能:厚度为1.6 mm的FEAN3对频率为17.28 GHz处的电磁波最强反射损耗达到-55.5 dB;厚度为1.8 mm的FEAN3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频率带宽达5.4 GHz。
其他文献
碳化物衍生碳(Carbide-derived carbon,简称CDC)是以碳化物晶格为模板,通过蚀刻除去其中的非碳原子所获得的一类纳米骨架碳。结构的多样性及孔径的可调控性使CDC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Xene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但迄今很少有工作涉及由MXene蚀刻成CDC的研究,至于借助催化实现对MXene-CDC的结构调控更是鲜见报道。基于此,本论文以Ti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作为一种光谱分析手段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和无损分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制备SERS基底是拉曼光谱检测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成功实现待测分子拉曼信号增强的关键。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SERS技术的发展,在低成本、高性能SERS基底的制备上人们做出了很多探讨。对于
硫化锑材料具有高度的各向异性,属于无机类半导体。它的光谱范围、光敏感性以及电化学性能都很不错,故而备受关注。硫化锑材料因其结构新颖故拥有独特的性能,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但目前对于硫化锑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以及形貌调控领域,而将其电化学传感性能作为主要研究课题的还不多。考虑到这个因素,本文采用简单的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多种微观形貌各异的硫化锑纳米材料,并将其对于水合肼的电化学性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由于养殖密度在增加、水体环境变差,导致人工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由病毒引起的中华鳖疾病目前尚未有效的防治药物。许多研究表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genes,STING)是机体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感受器,可刺激诱导机体产生Ⅰ型干扰
金属叠层复合板采用两种或多种金属通过复合技术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铝钢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材或铝材有助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本文以1060铝板和DC06钢板为实验材料在三种轧制温度下通过轧制复合制备了铝/钢/铝复合板,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模具用于测试铝/钢界面的结合强度。通过分析不同轧制温度和变形量下铝/钢/铝复合板结构演变、界面结合性能及力学性能,确定最优的轧制复合
最新研究表明以高强耐热镁合金为代表的稀土镁合金,增加了镁合金商业用途,提高了镁合金的实用性。本文从研究稀土镁合金稳定性出发,选取Mg-Zn-Y合金中二元强化相MgZn2和Mg24Y5以及合金中主要三元相W相(Mg3Y2Zn3)为研究对象,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三相的力学稳定性和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常压下对Mg-Zn-Y合金中MgZn2、Mg24Y5和Mg3Y2Zn3三相生成焓和结合能、力学稳定性
铜具有延展性好、导电性高、导热性强等优点,但是由于铜的强度低耐磨性差,在高速滑动电接触条件下其使用其寿命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如何保证铜导电导热性的同时又能提高其在高速滑动电接触条件下的耐磨损性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铜表面制备一层耐磨损的涂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光熔覆具有高效率、自动操作、低污染、节省成本、涂层和基体成冶金结合的优点并且Mo2C、MoB、Ni2Si增强相硬度高、耐磨损性能强。因此本论文
随着挡土墙在工程领域中应用的优越性,对挡土墙的研究已然成为热门话题。针对于一些发生破坏现象的挡土墙,其加固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学者提出了将加筋技术应用到重力式挡土墙中。但是由于目前关于挡土墙的研究局限于单一式挡土墙,对于将两种挡土墙结合形成的新型挡土墙的研究还处于初始期,一些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兰坪县第三完全小学风雨操场西侧和北侧的重力式加筋土挡墙为
维度是材料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低维结构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新奇的物理性质,使人们对这一类特殊结构的材料充满了期望。具有低维结构的112型铁硒化合物和铬硒化合物,同样表现出快速离子传导,磁与电/介电和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新奇物理现象。这些低维结构链间或层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为层间插层或掺杂进行结构调控及物性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本工作实验制备了一维链状结构的KFeSe2、RbFeSe2和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N
核电事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其主管道材料不断更新换代,从最初的铸钢、双相不锈钢到整体锻造的316LN,每一代核电技术的发展都对主管道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管道材料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面临着热老化和应力腐蚀等现象的危害。因此核级主管道材料不仅要求具有较强的抗应力腐蚀和抗热老化的性能,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以满足核电站正常工作的要求,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设计了新成分的奥氏